“无论医疗还是教育,都是每个国家最为重大的事情,而且几乎在每个国家,真正让人满意的都少之又少。偶尔有些非常棒的决策,立即会成为这个国家巨大的骄傲。”白岩松在书中这么写到,他前面写了两件事作开场白:
1美国医保费用极高,很多美国人无法承受
2纽约的小孩子上小学的考试几次不过,只好搬家
和我想象中的美国生活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其他发达国家经济状况多好,生活质量也高。然其非也,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对彼此有很多“错误想象”。
其实我对国家的事没什么想法,我这里联想到的是学校。在学生眼里,学校总是会有一些让人难以满意的地方,比如各种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些形式主义。这点尤其在二本学校俞明显。当然知道一些政策有弊端,但是要做改革要时机恰当,明确弊端有害,但一旦动作就是牵一发动全身,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话当然早就做解决了。
又想起此书中前面写的“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解决遥遥无期”。我联想到去年我的学校发生的一件事,闹得很厉害。一些学生组织抗议在微博上发布对学校某些制度的各种不满,闹上了热搜。事件其实从发酵到愈演愈烈超过两周,学校始终保持沉默,投诉箱是个摆设实锤,解气解闷者队伍不断壮大,直冲着“闹上热搜”前进,该解决者不做回应。闹起来之后学校更改制度,年级群里庆祝革命成功。
在自媒体上发言虽说是只要不造谣诈骗违法犯罪都是言论自由的,在网络上发言比在现实更能自由,更能放飞自我,更不能保持理性。非理性的事常有。也看到有学生会在学校微博超话里各种吐槽学校不好,最近填报志愿时期,有新生来打听情况的,也有在官博下捣乱的。发泄对学校的不满。
我的学校确实是个二本私办本科。我不能说它挺好的,和那些一本学校公办学校毫无区别,事实上就是天差地别的。“一流学校抓学术,二流学校抓纪律,三流学校抓卫生” 形式主义很明显,物价贵,检查卫生奇葩苛刻,我承认我也曾做过上述的,解气解闷者中的一员。是的,解气解闷了,事情不能解决,你的过瘾发泄毫无意义。还是之前说的,明显有弊端的事,不是上位者不明白晓得,能做出解决早就能做,而是有诸多顾虑。就像美国的医疗保险改革,是悬在美国政府头上的一把利剑。若是有什么措施能解决,定成为值得骄傲称颂的贡献。
来到这个学校其实是别无选择的,如果分数再高些,你肯定能有更好的选择。你既然已经在这个环境里了,你不能改变环境可以改变自己,不喜欢这个环境可以选择离开,我想到一个很好的比方:我们是一群鱼,高考分数把我们分类到不同的河流湖泊川海里,上大学我们就在自己靠分数争取到的水域里游啊游吸收养分,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切都为了大学毕业后上一条名为社会的岸做准备,你破出水面化为鸟,能飞多远取决于你这大学四年里在自己的水域里的成长。不管你有没有长大呢,成长到何种程度了,到了时间点你都要离开水域向天空飞翔。咸水域当然比淡水域养分更充足,资源更丰富的了,但吸收养分还是靠个人的勤奋。如果你进了不能适应的水域,要么改变自己,要么选择重新经过滤网去选择水域,承担你做选择的一切后果。努力的最大意义,就是你能有更多的选择权。
考上大学就像以前嫁人那套道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学校也许不好,但是它能越来越好。学子与学校从某些方面是荣辱与共的,学校更好会让你更好,你的优秀也能为学校增光。而发表的不理性言论,非但毫无意义,解气解闷不解决问题,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也是在危害身为学子的你。谁也不能一言兴邦,一言毁邦,但言论确实有力量,在学校官方平台上的有发表言论自由权,但是身为学子,守土有责,我有看到发生过我上文所述的,不理性发言导致的恶性事件,也有见过当外校学生发布在我校的论坛传播不好言论,造谣侮辱时,我校学生回自觉维护澄清,打击造谣者。也看在贴吧里建立的校内流浪猫救助站,这些都是能让学校越来越好的。学校中一个学子的守土有责,就是偶尔有机会,让学校变得更好,至少不让它变得更坏,在论坛上的言论要有理性,解气有度,解闷有方,解决有道。上面说,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或者重新选择环境,这里要重述,你也可以改变环境,你有这个力量,能让环境变得更好,好一点,越来越好。越努力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