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心流”(flow)
理论上,“心流”指的是人们完全沉浸于当前所从事的事情或目标,全身心投入并享受其中的一种精神状态(Csíkszentmihályi, 2008; Carter, 2015)。这一概念由积极心理学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于 2004 年提出,他认为“心流”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一种途径。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心流”状态。然而,或许很多人并不知晓,“心流”不仅是一种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感”的实践方法。
奇克森特米哈伊在一次采访中,将人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感受描述为:“你完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自身似乎变得遥远。时间飞逝,你的每一个动作和想法都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你全神贯注,所有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我们工作、学习、游戏、写作、跑步等过程中,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过于专注于手头之事,而忘却了饮食、时间流逝,甚至忽略了自我存在,我们常用“忘我”一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当然,也有人表示只有在玩游戏时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后来,他在 TED(2004)的演讲中,将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的感受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
完全沉浸: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从事的活动充满热情。
狂喜:从日常琐事中抽离,进入一种类似宗教体验或欣赏剧院、舞台表演时的愉悦状态。
内心清晰:明确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自身进展。了解目标,并清楚认识到实现目标所需的努力。
力所能及:虽然任务可能具有挑战性,但仍在个人能力范围内。
平静感:全身心投入,以至忽略自身需求,如饮食及基本生理需求。
时光飞逝:由于全神贯注于当前活动,时间飞速流逝。
内在动力:做这件事源于内心渴望及对目标的认同。“心流”状态有助于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例如,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因对新作品的渴望而进入“忘我”境界,这种境界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然而,以上对“心流”的描述均源于人们对自身感受的回忆和总结,因为处于“心流”状态的人往往过于投入而忽略了自我意识、感官及周围环境。
理论补充: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并不一定能产生“心流”。“心流”不仅是全神贯注,更是在目标驱动下的全身心投入,是人们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的额外积极精神体验。也就是说,所从事的活动必须具有目标性,而不仅仅是娱乐或消磨时间。例如,一个人如果在玩电子游戏时有明确目标,可能在全神贯注中获得心流;但如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则无论多么专注都无法获得心流。
如何达到“心流”?
一、准备工作:
学者认为,通常当人们做自己热情所在的事时更容易产生心流,尤其当这件事情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即需要面对挑战,设立目标、学习新技能。对于喜欢做的事情,人们会更愿意集中精力;而具有探索性,则让这件事情区别于例行公事,从而使人更容易产生好奇心与新鲜感,进入一种“狂喜”的状态。
- 任务的挑战性和你的技巧水平
挑战水平中偏高,技巧水平偏高,我们就比较容易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进入心流。所以幸福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如果你一直做简单、毫无挑战的事,你不会从中得到心流的幸福感。而面对挑战,你还必须掌握足够的技巧——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都是刚做的时候觉得没意思,投入一定时间学习、练习之后才会觉得有意思,就是这个原因。(嗯,难怪竞技类游戏总是比较让人专心)
且相对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你做某件事的技术水平偏高,无论是什么事,你的感受都不会太消极(放松、控制、心流)。
研究者认为,大多数人在很多时候都在做无感的事,即不但没有什么挑战性,而且自己也并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好。但他同时也指出,人们可以通过调整事情的“挑战与技巧”来让自己达到心流的状态。比如,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的状态时,便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帮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 - 低自我感、更注重成就感,责任心强
奇克森特米哈伊(1997)提出,具有“自主能动”人格的人更可能在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时,获得心流的体验。他所谓的具有自主能动人格的人,实际上就是那些更少自我意识、更具有成就取向,及责任心更强的人。这一看法,也得到后续许多研究的支持。
二、如何正式进入心流状态?
如果你根据之前罗列的状态,认为自己从未进入过心流的状态,并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体验心流。那么以下的几点可能可以有所帮助(Cherry, 2016; Csikszentmihaly,2008): - 尝试更多的事情。
正如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说,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内在动机存在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是并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的。 - 对“挑战”与“技能”的评估与调整。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心流的状态。 - 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
当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不会左顾右盼、犹豫拖延(Lee, 2005)。而寻找反馈,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反复碰壁而消耗热情与精力。 - 另外,在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时,以下的小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明确拆分任务进程表,清除杂念:当开始做一项任务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件事、还有哪些任务尚未完成等等念头使得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事。
因此,用清单列表将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在每次开始一项任务时,对照列表,明确自己目前的进展,能帮助清楚杂念——因为你知道在这个时间里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把这件事做了就好。
减少外界干扰。在你准备开始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东西容易对自己造成干扰,并提前阻止它,例如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暂时屏蔽一些群消息等。
深呼吸、白噪音、轻音乐、或者冥想等都被认为是很好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状态。
心流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努力、实践、学习、练习就能掌握的“幸福”。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是否幸福、以及是否能获得幸福有一些质疑,也许你可以试试这种作为“实践”的幸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前文所说,心流更多时候存在于人们的回溯之中。当你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它时,可能不仅会破坏可能出现的心流,还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忘记自己就跟看见自己一样那么重要。
今日电影推荐《在路上》
2012年美国上映 同时推荐原著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
今日阅读任务:王小波的文章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一突变对王小波是个很大的打击。
1958年,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1968年,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1971年,在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后做民办教师。一些早期作品如《战福》等就是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的。
1973年,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1977年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1978年5月,仍旧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的王小波,第一次走进高考的考场,在此之前,他“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并被顺利录取,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1980年1月21日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说的写作背景。开始写作历经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
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
1988年,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9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小说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并在台湾出版发行。
1992年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 3月,《王二风流史》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收入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8月,《黄金年代》(由于编辑的疏忽,“时代”一词误印为“年代”)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9月,正式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12月,应导演张元之约,开始写作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上夫妻永别。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45岁。 妻子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1997年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 同月,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电影《东宫·西宫》入围戛纳电影节。
今日主题:王小波的自由主义
罗素的自由主义思想对王小波的思想和行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小波在文本中追求与张扬的即是这种自由主义的精神,他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书写文本,以自由主义思想来统领文本中的历史世界。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与笔下人物和已逝历史进行对话,以自由主义思想对—切非自由、非理性的存在进行抨击与反讽。因此王小波笔下的历史又都是自由主义思想史。
补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学者评价:罗素的才华不仅超群,而且像他这个人一样多彩。按照中国的说法叫做“多才多艺”。罗素同时是伟大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及社会评论家,严格说来,作为数学——逻辑学家的罗素比作为哲学家的罗素要重要得多,他在数学——逻辑上的成就几乎是划时代的,他是数学中“逻辑派”的领袖,尽管他的一个基本看法——数学可以完全由现代逻辑来说明——现在看来非常可能是错误的。罗素的文字有一种恐怕想学也学不来的幽默机智,堪称典范,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概可以证明这一点,据我所知,罗素是不靠文学作品(小说和诗)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柏格森,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不是靠小说诗歌获奖)。
王小波人物评价:
小波在创作中,始终以一个“观察家”的姿态关注社会普通民众面临的问题。这与他的生活有关,也与他朴素的价值观有关。因此,在他的小说中, 经常可以看到普通人琐碎的故事,但故事背后却饱含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小波小说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没有矫揉造作,这种所谓的“技法”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我认识的小波,在这一年收获颇多,不仅在小说创作上,也在诗歌和散文上,他的勤奋和努力换取了大众的认可。
对于王小波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极端。一部分人对他推崇备至,将他推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位置。而另一部分人觉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学,有点儿嬉皮士的意思,一向被自命正统的人们所不喜欢。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不止于活着》——《思维的乐趣》
文章
《思维之乐趣》
第一部分:
- 插队传书经历——思维空虚比死亡更可怕。
- 军代表及背后力量对有趣生活的扼杀——无法体会思想乐趣,即便成仙也不会开心。
- 教授父亲的悲惨遭遇(思想层面):有人试图让中国人的思想变得乏味。在我们的国家,只有少数人认为思想有趣,而许多人却经历过思想带来的恐慌。
第二部分:
- 无趣的表现: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事情,甚至对八个样板戏倒背如流。
- 有趣的含义:宏观上,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微观上,有趣意味着有道理且新奇。在我们的世界中,最大的不幸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 “复杂”的得道之乐。
第三部分:
- “灌输大脑”想法的荒谬(药丸、格言教条的功利性与虚伪性)。
- 高尚与低下思想的总和构成了自我,若全盘接受他人思想,无异于自我毁灭。
- 菲尔丁认为善良和伟大的人很少,蠢货无法成事。善良应由智慧带来,而非愚蠢。善恶难分,需明辨是非。
-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第四部分: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完美注脚(建议此部分时常拿出来反复阅读,不断品味)
第五部分:
- 很多人仇恨新奇和有趣的原因。
- 价值判断是最简单的智能活动。
- 过度思考和深度思考可能被视为罪恶。
- 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成为思维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
- 应尊重那些无法理解复杂思想的人,同时也应给予人们思考和变聪明的自由。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