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2023年春季入学课程总共有3个部分:“新网师”的历史与文化、新学员如何选课、打卡的价值和误区。
我着重听了“新网师”的历史与文化、打卡的价值和误区。
先来聊一聊我听完课,对新网师的认识以及一些思考。
在课前,主讲老师先让我们思考自己参加过的培训:是否会对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有更清晰的认识?是否能够帮助你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否通过学习使自己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面对这三个问题,我的答案全是——否。
为什么呢?迄今为止,我参加的培训对照以下学习方式,全部中招了。
“他主”式学习,就是被动学习;
浅层性学习,学习动机不足、方式被动、内容零碎、效果不明显;
向外式是归因:指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碎片化学习:指的是知识结构化程度很差,缺少系统性;
在缺少对新网师的了解下,我通过入学课程再进一步了解了新网师。同样是培训,新网师倡导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加入,自愿退出,衡量入学者的尺子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活。这其中,有8个字我觉得很重要——自主加入,自愿退出。确实啊,在我最近参加的两个民间组织中,王琴玉老师也多次提到,没有学分,纯民间组织,不用费劲坚持,想退出就退出。从“一起观课”“一起读书”再到正式加入“新网师”,我发现自己要花的时间很长,对我来说,难度是增加了,可正是“自主”,才不会去放弃。大概是这样的学习培训才会更符合想要成长的人,所以新网师的培训和其他培训不一样。
很吸引我,也是我很需要的,新网师学习注重“道”“术”兼修,强调对话。从这出发,我决定“以身相许”“深情陪伴”,我知道很难,但今年的我就练习多说“我可以”!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强调教师的自我更新和创造能力,我得向专业性前进。
面对学习,规划真的不可少。学习优秀教师的规划单,尽快整理出自己的规划。这让我想起了作家彪悍一只猫会通过挂不同的字来激励自己,我想这异曲同工。
最后,聊一聊打卡的价值和误区。听课之前,我一直认为打卡太苛刻了。有的事情,我做了,但是我并不想打卡,太受约束了。听课后,我了解了打卡的价值。反观自己,也做了许多无效打卡。为什么要坚持打卡,摘录了几点,值得反复诵读,提醒自己,与大家共勉。
坚持打卡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外在的打卡形式能够逼迫教师进行阅读、写作与思考,让大家逐渐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持久性的训练,会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联系与认知,由任务驱动写作朝向主动写作发展。
坚持打卡促进阅读与写作。
朱永新老师说:为了写得精彩,你必须做得精彩,这样也才能活得精彩。如果你活不精彩,做不精彩,就不可能写得精彩。所以写不是目的,写是为了让你活得精彩。你只有做得精彩,活得精彩,你才有可能写得精彩。
这点我有点体会了。坚持日更以来,随便对付的时候已经有了罪恶感。
坚持打卡促进课程学习质量。
这也说明了自己今后打卡的方向应该是读书感悟、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在打卡中,要关注别人的打卡、点评,真的要做交流,没有交流的学习实际上还是困在自己的圈子里,还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