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学习这件事情上,方法见仁见智。但既然是一本讲学习的书,肯定少不了介绍学习的方法,作者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介绍了中外闻名的16位名人的学习方法,比如: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遇事多想想该如何为其命名,这样能提高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在命名的过程中获得准确把握事物概念的关键。
本田宗一郞的‘不请自来学习法’--向懂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用于生意中。
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选定一个能与外界彻底隔绝的时间段,不接电话,不看手机,在这段时间内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学问’--要有‘自主创业’的意识学习,客观分析现状,反省自身,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
歌徳的‘限定法’--歌徳虽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在行动时只会给自己限定一个方向,让自己专注于一件事上。
吉田松阴的‘相互学习法’--精髓在于参与者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长项,轮流当老师,相互学习。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读书营或者社群。
在读书营里,老师也鼓励大家多分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一个问题,因为维度、立场、出发点、思考深度等等的不同,看待问题和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但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取暖的方式还真能促进彼此的进步。
读完名人的学习方法,我发现‘外界屏蔽法’、‘个人主义学问’、‘限定法’、‘相互学习法’,这四种方法是目前生活中常见的学习方法。不能说对某一种情有独钟,而是这四种可以融会贯通。
首先,在意识上要有“自主创业”的观念,从而目标感更强烈,行动力更迅速,态度上更主动。可以有效避免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散状态。
其次,“限定法”可以让我们目标专注。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同时想学好两到三样技能,不是不行,只是这样效果差强人意不说,还容易引起疲劳,打击自信。
与其不能面面俱到,不如专注一个目标。比如,我今年的目标就是死磕写作。在这一年里,和写作无关的,我就暂且搁在一边。
接下来,再来拆解写作和时间,我的写作如何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能达到什么目标?凭我一已之力,能否实现我的目标?衡量我目前的水平,还需要从哪方面提高?能否实现当初的想法-写作变现?变现金额和频率是多少?从哪些渠道变现?
这一年的时间,我如何合理分配?每天用于写作的时间有多少?阅读的时间又有多少?
聚焦目标,再将目标细化,至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心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现在流行的线上训练营,不失为一个学习、交流写作的好去处。所以,“相互学习法”在这里也就悄然登场了。
最后,不得不提“外界屏蔽法”。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学习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
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各种的信息源,干扰源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经意间,让时间从手里溜之大吉,自己还浑然不知。等猛然幡醒时已追悔晚矣。
给自己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主动屏蔽外界的干扰。学习就是学习,没完成这个时间段的学习,绝不放过自己。
如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的王道。告别“低效率勤奋”,找到“关键制胜球”,走上“高效率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