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我提升,人们经常会多阅读。读了很多书和文章,确实了解了一些新名词,新概念,新知识,自我感觉良好。然而,这样的学习效果却十分有限,不是说不好,而是太肤浅。
01
《这样读书就够了》提到,读书的三个步骤:
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3.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这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不难看出,知道信息点是最浅的层次。深入的学习还包含关联和行动。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是到了第一层就停止了。于是,尽管我们读过了很多书,却始终无法进阶。这其中最根本的阻碍在于,我们意识不到新学的知识点是孤立的。不管这个新知识让人多警醒多震撼,若无法与已有知识发生足够的关联,它存活不了多久。
在 《关于深度学习》 一文中提到罗振宇“缝扣子”的学习方法,可见,高手的学习通常不满足于对新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对新知识的“缝接”,即关联。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可以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鉴于此,好多专家会鼓励人们写作。因为单纯阅读,人们会常常满足于获取新知识,而一旦开始写作,就必须逼迫自己把所学知识关联起来,所以写作就是一条深度学习的自然路径。
02
充分运用关联,确实能快速提高人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所见所闻全部关联起来。在关联时,我们只需要牢牢聚焦自身最迫切的需求。换句话说,让一切与自己有关。
比如读书,我们常常会把一本书读完。其实我们的注意力十分有限,一本书那么多内容,我们不可能完全记住。所以没必要把书中所有内容读完,只读那些真正和自己有关的即可,这些内容才对自己有用。被自己关联过的观点和知识,也很难被忘记。让自己发生改变的观点,必定印象更加深刻。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对别人有用的,可能与自己并没有关系,那就果断舍弃。把握“与自己有关”的原则,会让关联效能大大提升。
当然,想要发生关联,还有一个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需求。只有你对某件事物投入足够热爱、专注和思考,能为你所用的东西才会变多。一个心中迷茫,毫无目标的人,即使置身在某种情境中,也看不到有益的关联。
03
既然关联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获取关联能力呢?结合上文,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条路径:
要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没有极致的专注和思考,恐怕任何事物对你都没有意义,也就不可能看到有益的关联。
输入足够多。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白的头脑和苍白的人生是不可能建立精彩的关联。所以多走走,多看看,多阅读,多反思。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保持一颗好奇心。瓦特好奇壶盖为什么会被热气顶起,牛顿好奇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落……,越不起眼的小事越有可能通过关联产生至深的启发。而我们成年人往往对周围事物见怪不怪,视而不见。所以,我们需要自我修炼,不时地净化自己,像孩子一样保持纯净,保持一颗好奇心。
常说一句话。李笑来有一个口头禅“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好多高手也是这样学习的。他们经常坚持着这样的思维准则:但凡收获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
关联是进阶的天梯。希望从今天起,我们能够认识它,并主动运用它。相信我们会因为主动使用了它,而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