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焦点团队老师的分享:
《激发式沟通》
激发式沟通,这个过程的主角是孩子,父母的责任是激发孩子,让孩子成为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通过沟通,助人自助~帮助孩子让其可以自己帮助自己。如果只是助人,那么对方永远是弱势的,不能摆脱依赖~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扶上马送一程,但最终还得放手,要靠他TA自己,这期间恰到好处的节奏就是提问,这是激发孩子最重要的方法~保持关注、保持共情、同时也保持足够的信任,不替TA做判断~
激发式沟通三部曲:目标确认,责任分配,反馈:
一、目标确认:在这件事情上,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这句话的重点是你希望~)
二、责任分配:你打算怎么做?你需要我做点什么来支持你?
(~这句话的重点是你,我可以提供支持,但你才是主要的那个人,其实我帮助你,也是因为你有一个明确的安排,要求我扮演这个角色~)
并于期间和孩子确认:——我这样做对你有帮助吗?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它是不是有助于你的计划?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的话,下次还需不需要我做同样的事?
——如果没有帮助,那你希望我怎么做,或者我们讨论一下还有没有能在这个事儿上帮你的人?
(这些句子的核心就是在分配责任~你要做主导者,同时我愿意支持你。分配责任是把权力交给孩子,同时也不代表父母什么也不做,把锅甩出去,我就可以不管了。我还在做一个强有力的辅助者,随时待命,响应你的需要,这会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也会让孩子在这个做事的过程过程当中更有安全感,更感觉到父母对他的支持~)
三、反馈:在孩子进行了尝试之后,对他TA的尝试给予肯定,承认他TA的经验,同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 你从之前的尝试里收获了什么?接下来打算怎么做?(主角是孩子)
——情况变好了:哪些地方变好了?你是怎么让这变好的?这让你学会了什么?
——情况变坏了:是怎么变坏的?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如果以后想让它变好的话,你可以做哪些不一样的事?
——情况维持不变:哇,你简直是一个维持问题的专家,在这方面你的经验是什么?你做了哪些事来维持它的不变的?这很重要,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如果你想要解决问题,你打算做哪些不一样的事儿?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能多为孩子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孩子的发展不如自己所愿、达不到自己期待时,那种着急的心情真的是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我们要知道自己可为与不可为之处,也就是要明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如果孩子是一盆花,作为父母我们要搞清楚自己仅仅是养花人而已,作为养花人,我们有自己要完成的使命~给花足够的阳光、水分、养料,把花放在适合的环境里,确保它有足够的生命力。然后,我们要做的就越少越好,这盆花会按自己的节奏生长,什么时候开花,开成什么样都是花自己的事。作为家长再怎么着急也不能去帮它把花瓣掰开、揠苗助长。我们是一个养花人,我们很努力,我们也很爱花,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替这盆花去开放~在激发式沟通的思维框架中,父母和孩子各自找到自己的角色,守好各自的边界,发挥各自的功能,在这样一个良性互动中步入越来越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