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完各班孩子的午餐情况,走到食堂门口,迎面遇上小黄老师,手里拿着一包什么东西,站在食堂外的走廊上。
我见她脸色不太好,搂着她,问她怎么了,她摇了摇头,我接着问:“心情不好吗?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她撇了撇嘴:“嗯,我的确不太开心。”我又问:“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她的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了:“我感觉压力好大呀!”
我抚摸着她的后背,问她:“我们到队部室去,你跟我说说好不好?”她的眼泪已经流出来了,点了点头。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位于食堂旁边的队部室。
一到队部室,她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我赶紧找来纸巾给她擦。她告诉我,这个周末她加了一天班,原本以为两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文批改,改了七八个小时,还有一个校级课题的中期汇报没有完成,新的教案也没有写完,还有课件的制作,她感觉自己忙不过来,好大的压力。
我了解这个孩子,好学、上进,做事特别认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我问她:“你的作文是不是改得特别细致?”她点点头。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告诉她,有的时候我们特别细致地批改作文并不一定会有预期中的收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互相批改,这样他们可以互相学习,老师只需要看看学生批改的情况,并针对性地予以评价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减轻一些批改作文的负担,当然这样的学生互评互改不能代替老师的批改,但是在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学生互相批改是完全可以的。
接着,我又谈到了课题的中期汇报材料的处理。我告诉她,学校里面的课题,不需要上交到区里的,应付一下就行了,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我对人人研究课题的做法本身就持保留态度,我认为年轻老师能够将教材研读透了,将学生情况摸熟了,将自己的课上得有趣、有料、有意思、有效,这本身已经相当了不起,完全没有必要非去研究什么课题,所以我给她支了这么一个“破招”。
我跟她说,保持良好的状态,放过自己,让自己轻松一些,才能更好地工作。有的时候,可以把对工作的要求适当降低一点,比如,就那么一两次,作文批改得不那么细致,那又如何?学生不会因为你这一次作文没有好好批改就不学习了,或者学习就退步了;又比如,课题的资料做得不那么认真,不那么严谨,也不会影响大家对你的看法因为你平时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偶尔的一次放松,并不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倒是如果一直紧绷着那根弦,反倒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影响自己的状态,反而会给工作拖后腿。所以,要学会放过自己,让自己工作、生活得轻松一点,即使做得不那么如人意,那又如何?天不会塌下来,即使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这么一说,她好受多了,等她擦干了眼泪,我对她说:“现在回家去,好好睡一觉,即使下午没那么早来,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什么都不要想,让自己好好睡一觉。”她点了点头,我看她情绪平复了,便去吃饭了。
下午,我听了一节课,上了一节课以后,去她的办公室看她,她正在给学生解答疑问,看她状态还不错,我没有打扰她。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再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没事儿了,我伸出手,紧紧地握了握她的手,吩咐她:“晚上早点休息。”她应了一声“好的”,我知道她暂时没什么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