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 注释】1.塾:私塾。2.党:五百家为党。庠(xiáng):设在党中的学校。3.术(suì):通"遂",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4.学:设在国中的太学。5.比年:每年。6.中年:隔一年。7.一年:初入学一年之后。离经:明句读。辨志:析经义。8.敬业:专心学业,敬重师长。乐群:友善朋友,切磋共学。9.博习:广博学习。亲师:亲善师友。10.论学:讲论学说大义。取友:明白择取友人。11.知类:知义理事类。通达:通达无疑。12.强立而不反:特立独行,不违师教。强立,坚强的意志。13.大学:圣贤之学或成人之学。大,赞美词。14.记:书名。前人之记,具体无可考。15.蛾(yǐ):通"蚁"。术:学习,效法。
【译文】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读这一段文字,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原来几千年前,古人已经如此重视教育!规模化办学方面25家的私塾相当于现代的“村小”了吧?其他大抵依次为乡、县、和省(或国)吧?又分为两段五级:一、三、五、七年为“小成”,九年为“大成”。而每一级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仅注重学业成绩的评价也注重道德品质的评价;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很明晰的是多元评价!使我不得不对现代“比较客观”的冷冰冰的单一的学力测试表示失落和持续的忧心。所谓“世风日下”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教育方向的偏颇吧?且不说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且不说“培养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很多年轻人,此中不乏名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能够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吗?
是的,求学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否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不仅不如古人,尚且不如蝼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