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公开课上的是《西亚》,经过了前前后后三个版本的调整,历时半个月,最终完成了这节课。最早的第一版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的,是传统的“八股文”教学,虽然与平时的教学相比,设计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后经过教研员的指点,全部重新推翻,设计了第二个版本,第二个版本以问题情境为中心,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经过第二次试课,推翻了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最终版的设计。整个准备过程中虽然时间不是特别长,准备的过程却是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首先是心态上的转变,在接到消息要上市级公开课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行,迷茫,不知道从哪开始,在后来慢慢地准备,磨课过程中也逐渐地找到了方向,前两次的磨课效果是不太好的,原本经过了自己认真准备的课被推翻之后心态上是有一些崩溃的,感觉这几年的教学是有些失败的,也还好有了这一次的经验,让我及时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对学生的设问引导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题的探究设计不够深入,小组活动的指令不够清晰明确,导致课堂小组活动的进行浮于表面。
其次是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一开始我对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是心存疑虑的,因为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是比较零散的,这种相对粗线条的教学方式无法全面地处理好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但在两位教研员的点拨下也逐步意识到方法其实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要用区域去教,而不是教区域,学生学会了一个区域的学习方法,其他的区域也就融汇贯通了。之前总是觉得学生没有将所有的知识点掌握下来,以至于课堂上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非常紧凑,其实这都是自己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最后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的转变,最开始我对麻吉星的认识仅限于挑选学生,检测学习成果的简单工具,有时甚至会认为这个软件有些麻烦,而且对学科来讲,地理总感觉不太适用这个软件,在经过王博士及学校的资深教师指导之后,发现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及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上真的是发挥了其他软件替代不了作用,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策略。也让我明白了地理课堂也可以和信息技术完全融合。
今后的课堂虽然不能完全做到和这节课一样的高标准,但是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也让我对以后的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会朝着这个大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