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1-2017.3.20百日读50本书,百日码字30万(截止2016.12.10,简书上原存字32627个)
拆书帮读书法,即RIA、
I: 用自己的重述这段话的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 ···,对应2W1H中的what。
A1: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我自己过去的经历,我曾经··· 或者我有一个朋友···对应2W1H中的why。
A2:今天读到这段话,它提供的方法,我决定明天\\下次····对应2W1H中的how。
在RIA这个结构里,I是复述新知识,A1描述曾经的经验或掌握的知识,A2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融会贯通,下一步该怎样行动。不能改变行为的知识,只能算作“信息”(成甲在《好好学习》中的重要概念)。
用这个结构,搭建框架,写了一则短书评。
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开发故事创意》,作者:迈克尔·拉毕格
我的复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what)
编写的故事,不仅给人们展示大家熟知的生活,它不是生活的复制品,作者要有独特的洞察力,发现仅有自己,一人所见的“点”,给读者,一个属于你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视角。
我的独一无二的视角?通过一件事,来解读我的视角。(why)
3月7日上午,我所经历的一件事,今天想起来心还在胆战。昨天上午下第一节课后,我骑电车到六(7)班教室去,刚到台阶下面,就听到教室里面很吵闹。
听到这吵闹声,我迅速停好车,背着电脑包,走进教室,把包一放讲台,见三个学生挤在一起打闹。我走上去就是一推,三人立刻倒地。……然后是节目“教育一刻钟”。
等我下课,突然想起,钱包还在储物箱里,吓死了我。原来钱包遗留在车把下的储物箱里,没有拿走。我飞快的冲到车边,见钱包还在,静静的呆在储物箱一个多小时,安然无恙。
这事,虐我心好久。对这件事,我在思考:
(1)课间不要在教室吵闹,强调了无数次,为什么学生做不到?
(2)每天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列好“作业清单”,为什么还有学生“忘记”了作业,没完成作业?
(3)我的钱包,插在电动车的车把下有几次了,都是有惊无险,没有丢过,但都吓得不轻。为什么我还是记不住?
我和学生都走进了一个盲区,叫“熟视无睹”区。
学生把班规、作业清单置于“熟视无睹”区,虽然班规贴在了墙上、作业记在了本子上,但等于不存在,不在学生的视觉范围。学生犯错了,不守班规,一定要给予适度惩罚。
而我也是一样,没有付出代价,记不得。只有等付出了代价,才会长记性,才记得。
学生这样的违规,是经常的,怎样去处理?(how)
我自己来说,以后永远不把钱包插在储物箱里,不给遗忘的机会。要么放到背包里,要么拿在手上。
学生呢?开发“熟视无睹区”,强化信号,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
每天的作业要适量,难易适中,做到因材施教。每天督促学生,一定要记录作业清单,强化习惯养成。
不能完成作业的,安排班干部一对一的检查。
顽固不化的,一定要给予适度惩罚;有进步的学生,大力表扬鼓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