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篇介绍了华为为何要进入汽车市场、华为的三种模式,这篇继续聊聊从车BU到引望的过程,一台问界华为能赚多少,车BU盈利能力,及估值~
(一)
1)HI模式点到为止:2021,北汽极狐HI车型,计划年底交付的车型,直到2022.7月才上,
而且,极狐HI版本的价格,比非HI版本高出8.5万元,华为高昂的技术溢价下,市场并没有买单,
2)智选车模式也是波折重重,
比如,在问界挂上华为标后不久,内部高层接连反对,
还有,MEGA的前电机,使用的是华为提供的电机产品,但理想抛弃华为智驾系统,选择了自研,
而在主流车企中,要么自研,要么选择博世、大疆方案,高调问世的华为智驾并不是首选。
(二)谁会出卖自己的灵魂?
华为智驾不是首选的原因是:
1)华为在造车路上越走越远,让客户忌惮;
2)其产品服务费用高昂,留给合作方的利润空间过低。
智能化是汽车溢价最多的部分,一旦落入其他合作者手中,车企利润必将大受影响。
余承东曾坦言,新势力和传统大车企,都不会用自己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只有赛力斯。
(三)再起的路线之争——独立车BU
车BU在华为的处境确实颇为尴尬,其目标是,做精做大,实现商业闭环,起到行业技术平台的作用,
但几年下来,却是唯一亏损的业务,如何扭转局面?
1)早在去年,市场一直传出华为出售车BU,11月23日,华为车BU再度传出拆分消息,整体估值2500亿,投资方确认为长安汽车。
虽然当时双方都否认,没多久,就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车BU独立技术浮出水面。
2)按照华为计划,该公司向赛力斯、东风、一汽等众多车企发出邀请投资入股,其用意十分明显——成为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
(四)为何要独立车BU
1)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华为车BU的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 与智能车灯等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约7000人)注入新公司,
咱不说华为技术一等一,放到盈利上,华为车BU的前景也足以让人瞩目,
余承东说:“华为车BU以前一年亏100亿元,后来亏80亿元,去年亏了60亿元,今年有很大希望扭亏为盈。”
2)
没错,2023H1已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2.31亿,并预计2024年全年将达到33.51亿元。
要知道,过去两年净利润还是负值!毛利率也从17.73%,提升至55.36%了,
今年4月,余承东曾坦言,“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售价低于30万都是亏损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我们来推推,一台问界华为赚多少:
2024H1,深圳引望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0.55%,
其中,客户A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66.14亿,
在华为目前的合作伙伴中,问界是销量规模最大的品牌,销量达到18万辆,
也就是说,赛力斯每卖一台问界,华为车BU收取的部件及服务费用约3.67万。
赛力斯每卖一台,华为车BU收取的部件及服务费用约为3.67万元。
4)
在估值方面,华为车BU预测,其2024年市盈率将达到34.39倍,
对标公司:国外的Tesla、Mobileye,
他们的平均市盈率为46.38倍,也就是说,华为车BU相对来说略低。
下篇聊聊赛力斯出卖灵魂的说法,以及带来的改变~
谢谢这么优秀的你还关注了我♥️,推我努力前行,分享更多干货文给大家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