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去或现在是否遇到以下问题:
生活中经常被难题困扰,觉得无力迷茫焦虑;
职场中做多错多,总觉得付出多,却收获少;
个人成长中想突破,多次努力,却收获甚微。
而生活中有些解决问题的高手,面对以上问题得心应手,有人说普通人与人才最大的区别是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
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本文分享这套问题解决体系适用于职场、家庭、亲子个人成长等多领域。
这些方法曾广泛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平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等百余家企业、学校或组织的人才培养,历经10年,30000余个真实解决问题成功案例,影响总人数超数十万人。今天就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你,希望能带给你帮助。
高效解决问题有关键7步
①确定问题
②梳理关系人
③明确现状
④明确目标
⑤明确现状与目标差距与代价
⑥制定解决方案
⑦拟定行动计划
在正式解决问题前,我们需要把思维调到同一个频道。
①我如何看待问题?
问题= | 现状—目标 |
即:问题=现状到目标的距离。
假如,我在上海,我要去美国。问题就等于上海到美国的距离,当我到达美国,距离=0,问题=0,问题解决。
做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客观看待问题。即:不把它看作麻烦,如果看作麻烦,会焦虑、不安。
显然,这样的情绪不利于解决当下问题,正所谓:解决问题之前,先处理好情绪。
②我的身份定位是?
定位:问题管理者。
我们已经从更高的维度重新认识了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们的身份定位是—问题管理者。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解决问题的7大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问题
1.如何确定问题?
把问题写下来:
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全部用清单列出来。
这一步的作用是让自己和问题做一个隔离。
把头脑中杂乱无章的各种问题“写下来”,我们就可以用“远一点法则”,在“上帝之角”俯瞰自己的问题。
重要、紧急排序:
把所有问题按紧急、重要排序。我们就得到4个象限。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问题之王”。优先解决问题之王,会带动其他问题解决。
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重要不紧急:成长、健康、家庭、幸福感...
✅重 要 紧 急:工作汇报、明天早会分享的PPT制作、MBO面谈、给客户写一封感谢信...
✅不重要紧急:洗碗拖地搞卫生、收发快递...
✅不重要不紧急:刷短视频、打游戏、八卦...
我们要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呢?
✅重要紧急的事
优先处理,但还是要想办法让这类事件减少。方法就是把这类事平移到重要不紧急象限,因为如果真正重要的事,一定要提前安排,否则你每天都在扮演救火员。
✅重要不紧急的事
重点处理,大部份时间要优先放在这个象限。
比如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健康饮食;
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不断学习精进自己;
断舍离去掉不必要的物、人、感情;
合理控制欲望,为情感账户存钱积累财富等。
✅紧急不重要的事
既然是不重要的事,那就想办法外包给别人。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完全没必要去做的事。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有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这里,今天那个明星离婚了,明天那个明星出轨了...不说完全不做,但,至少应该有意思的减少做这样的事。
在做排序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价值罗盘”来梳理重要的事,一共列举了18个维度,你可以根据自己价值观,选择3-5个重要的事。确定好了,就要分配很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事,长此以往我们的人生目标更容易实现。
2.梳理关系人
有句话叫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是为了完成1+1>2的结果。那如何找到我们的团队呢?把所有关系人列出来,并找到重要关系人。
举个例子:
小E是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因为无论在家还是学校,得到最多的就是批评、告状和不理解。
如果,我们要帮助小E建立自信,先要画出所有关系人,另外还要找到重要关系人。
一般来说:
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父母老师是重要关系人;
对于家庭幸福,爱人和孩子是重要关系人;
对于夫妻关系,爱人是重要关系人;
对于员工的绩效问题,领导是重要关系人
因此,小E的重要的关系人就是:爸妈和老师。
假如在职场,重要关系人大概率是你的老板、直接领导、重要岗位同事、供应商、客户。
重要关系人找出来以后还没完,我需要给我们的关系体检,评估一下我们关系健康程度。由此,我们得到一张重要关系人体检报告,体检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查工具。
比如我发现重要关系人里面有位客户,她迟迟不跟我合作,我就要思考到底是我的专业度不够,还是信任度不够?假如,我判断是信任度不够,那么我最重要做的就是往我们的“情感账户”存钱。
怎么存?这一点可以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通常解决了安全需求以后,人们开始追求归属和尊重需求。
真心的欣赏、信任以及用心倾听是提供尊重的情绪需求极佳的方式。
第二阶段:分析问题
3.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也叫GPS精准定位。
切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你要告诉我在哪里,你就要发个定位给我。
看看以下陈述:
工资好低VS 5000元月工资
她经常迟到VS她这周迟到了2次
她没有爱心VS她在地铁上不给老人让座
我想变成有钱人VS我想一年赚100万
左边 的表达和右边 的表达那个更清晰?
分析现状的目的是不带情绪和主观判断,客观公正的看待我的现状。
如何做?
我可以把大问题细化、量化拆解成N个小问题。
拆分时掌握一个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4.明确目标
转变思维:把问题思维转为目标思维。
怎么做?
往自己的导航软件输入:目的地。
问自己一个问题即可。
我要去往何处,即目的地在哪?
很多时候我根本不清晰自己的目标,所以注定解决不了问题。当然,有时候我也有目标,但,总是Flag常立常倒。那么,如何让Flag不那么容易倒,更加容易实现?
你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
即:你的目标是具体、可量化、可达成、与人生目标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吗?
5.测算现状和目标的差距及代价
我们已经知道现状和目标,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算出差距了。
这个差距=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计算差距之外,最关键是写出如果达不成这个差距,代价是什么?比如:我们将失去什么?如果达成这个差距,我们又能获得什么?
这一点是运用痛苦/快乐原则。
达成这件事有什么快乐?达不成这件事会带来什么痛苦?一个拉力,一个推力,更高效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
6.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解决问题的公式P=p-i
即:表现=潜力—干扰
因为每个人的潜力相对稳定,所以排除干扰能让我们的表现接近于潜力,这也叫正常发挥。
运用KSME原则找到干扰源。
K知识、S技能、M动机、E环境
我们将从以上4个维度去找寻问题解决方案。
找方案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大胆假设:
首先,我们要大胆假设。可以运用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找到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案。切记,主持会议的人不要批评提出方案的人,记住一个秘诀:只问这句话,“好,还有呢?还有呢?”
小心求证:
头脑风暴后,我们拥有了超多的点子。但,这些点子很多是不适用的。接下来,我们将把适用的方案挑选出来。
切记:我们一次只讨论一个维度。
假如我们要验证方案一,第1步就是方案一有什么优点?切记这里只讲优点。然后是方案二的优点,以此类推....
第二步,我们再依次讲每个方案的缺点,第三步研讨方案执行的难度系数,是否符合自己/公司行事风格/价值观?等等...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案。
7.行动计划
我们要根据筛选出来的方案,列出行动指南。
拿着这份行动指南就要马上可以行动。
为此这份行动指南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①越具体越好。
行动指南要包含:具体哪一天那个时间段行动?行动负责人是谁?完成时间?最终是否完成行动?
②越全面越好。
包括:知识,技能,动机,环境全方位行动。
③最小助力原则。
通常思维和习惯都有惯性,贸然改变刹不住车。建议初学者不要一下子改变太多,从5%的改变开始,再循序渐进推进行动计划。
PDCA循环
从计划,行动,检查,处理(再行动)我们一定要有监督和复盘的习惯,这也是普通人和问题解决高手最大的分水岭。
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
解决问题7步法分为3个阶段A、B、C
A阶段,即第一第二步,是“确定问题”阶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它的功能是确保后面的工作更加聚焦、有的放矢、不偏离方向。
B阶段,即第三至五步,是“分析问题”阶段。一旦我们忽视这个阶段,就会从问题直接到答案,进入草率行动的误区。
C阶段,即第六、第七步,是“解决问题”阶段,需要我们制定解决方案以排除干扰,拟定行动计划以达成目标。
3个阶段缺一不可,看似“解决问题”阶段最重要,其实“确定问题”和“分析问题”阶段更为关键。当问题被明确定义、被分析得足够透彻时,解决方案也就随之产生了。
你好!问题管理者,别怕,再难的问题都会有解。请带上你的地图出发吧!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