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井蛙读书,一个长期坚持读书的人。
因孩子上学引发一系列思考后,想要通过教育类书籍阅读分享帮助更多人避开我走过的弯路。
为了更好地分享书中精髓,近段在进行读书写作专业学习。
有教育或读书写作方面需要的书友,可点井蛙读书关注我的简书发文,或许对您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一起读书吧!
您见过作业像“挤牙膏”,不催不动笔,全程需盯梢的孩子吗?
您见过兴趣全凭“标价”,老问“学这个能加分吗?”,而非总说“这个好有趣!” 的孩子吗?
还有橡皮擦出火星子,纠结小错误,不敢下笔尝试的孩子;遇挫秒变鸵鸟,题做不出就摔笔,嚷嚷着“我就是学不会” 的孩子;假期瘫成土豆,离开补习班就躺平,不会自主安排的孩子;万事“妈”当先,选本书要问,交朋友要问,连喝水都找妈的孩子;奖励驱动型机器,背个单词都得用玩手机时间来交换的孩子。
如果家有这样的孩子,您会抓狂吗?
其实,在斤斤计较的表象背后,是孩子自驱力的缺乏。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专为唤醒孩子自驱力的,这是我樊登老师的书《孩子天生爱学习》中学到的。
01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
凡事不好的,都应以预防为主。想要孩子的自驱力不被破坏,家长一定要避开这四个家庭教育的误区:
①认为孩子通往成功的路只有一条,非成即败;
②认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是将来生活中的表现;
③认为想让孩子成功,就得狠一点,不逼不催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④认为孩子的世界比自己和老一辈的环境凶险的多,孩子特别需要家长贴身保护。
知道了以上四个误区,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要先了解一下大脑的两个重要部分:
一个是帮助我们发展语言、逻辑、推理能力的前额皮质,它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部分。
当我们的压力过大时,前额皮质就会停滞,也就是不工作了,那我们和其他动物也就没区别了。
另一个就是,在前额叶皮质停滞时候接替他工作的杏仁核,任何工作的时候,我们表现的是情绪化。
想让孩子避免情绪化, 就是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特别是别是父母的唠叨。
02
让孩子与压力成为朋友
我们也离不开压力,也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有害的。
书中把压力分为三类:
一类是引发皮质醇快速上升后又快速下降的正向压力;
一类是造成可复原的损害的压力,即可承受压力;
还有一类是从长久伤害的毒性压力。
而毒性压力常常是父母给的,之所以会这样,父母容易走入专制与纵容两大误区。
为了的防止父母给到孩子毒性压力,父母首先要降低控制欲,其次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还有就是:学会让孩子自己做主。
03
焦虑的父母就有焦虑的孩子
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来自对未知的恐惧,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父母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孩子的焦虑。
所以,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父母。
有焦虑型父母就要非焦虑型父母,有些父母一出现能够让还孩子感到安心,学术上叫这类父母为非焦虑临在。
那如何让一个父母成为非焦虑临在呢?
就是要让家变成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孩子可以寻求到安全感的地方。书中也同样给了一些建议:
①父母多欣赏孩子的言行;
②父母不要惧怕未来;
③大人先管好自己;
④父母要学会接纳现实;
04
帮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是人生三大基本需求。
其中,胜任需求是最基础的,自主需求与归属需求更重要。
而我们常常为了胜任需求而忽略或放弃,甚至破坏了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
关于提升孩子自驱力,书中给出了一些成人、孩子皆适用的建议:
①列出目标,找到障碍及克服的方法;
②学会注意大脑信号;
③学会做备选计划思维;
④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同情心;
⑤练习重构问题;
⑥要让孩子动起来、有更多的时间玩耍而。
⑦大脑弹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这些。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或启发。
历史上的二月十三日
1895年2月13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遣李鸿章赴日本议和,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
1980年2月13日:中国首次派团参加冬季奥运会,这标志着中国体育走向世界冰雪舞台的开始。
世界每天都有大事发生,您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