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有一次向孔子请教农业的技术问题,问庄稼怎样种?孔子说,那你不要问我,不如去问有种地经验的老农。樊迟又问如何种菜种花。孔子说,这些事你问我还不如去问有经验的种菜种花人。樊迟退出去后,孔子就对学生们说,樊迟这小子,竟来问我这些农业技术问题。其实我只教你们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并不教你们种菜的技术。如果身居高位,做一个领导,本身好礼、诚敬,下面就自然敬业。
道家、儒家都讲无为而治,由此强调领导的个人修养很重要。孔子说如果上面的人处处好礼,讲究文化思想,下面的人就诚敬严肃,成为风气;上面的人如果处处爱人,牺牲自己,帮助别人,那么下面的人心受上面的影响,当然人人都服从你。“上好信”的“信”,不但指有信用,讲了的话兑现,还包括信人和信己,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么下面对你没有不付出真感情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人心归向,贤才毕集,百姓感戴,携家带眷,前来依附,还怕没有人来替你种田吗?
但后世一些儒家的知识分子,误解了孔子的教学主旨,只要做官,不肯自力谋生。因此,孔子便说到从政与人个修养的关系。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学识的基本修养是先读诗。因为春秋战国以上的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时代的《诗经》,包括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培养一个政治人才,必须先使他有充分学识,成为通才。但是诗读得好,学识渊博,但不一定做事做得好。所以读诗以后,要授之以政,给予经验。
如果所学与行政配合不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不能通情达理,那就要外放出去,使于四方,到各处去多历练。然后再回来考察他,如果处理事情还是不能专精、深入,那么再培养、训练也没有用。这种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从唐代以后,多半是打了翰林院。
所以孔子说,书读好了的人,从政经验不够,就派他到外面多经历人情世故。回来还不能深入,就不是从政的大才,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始终认为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最终还是人为的。领导本身端正,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也是没有用的。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孔子生长在鲁国,也继承了鲁国的文化,鲁国文化保存着周朝文化和周公流风遗政的精神。后来孔子多半在卫国,他认为卫国的文化、政治,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还能够始终保存着周代当初的“兄弟之邦”的精神。孔子这句话是感叹,也是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