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催眠
人最厉害的就是自己骗自己,也就是自我催眠。有好,也可能变坏。比如,有些人在买书挑书的时候,光看书名就判定这是“快餐书”。这就是狭隘的观念产生的坏作用。它使你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你甚至都没有清晰地定义过什么是“快餐书”。
其实,挑书很重要的一点是挑作者。抛开书名,去了解一下这个作者——他的学术成就和他的影响力。今天分享的书目的这几个作者在催眠的造诣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承认度都是非常高的。值得信赖。
催眠的误解
误解一:固定观念——催眠是睡觉。
误解二:字面意思——催你入眠,作用是帮助睡觉。
其实都不是。
催眠更像是一种引导,一种暗示。具体可以通过你的状态来判断你是否被实施了催眠。
催眠状态
很多人对催眠和催眠的状态是有误解的。人们认为催眠就是催你入眠,所以认为催眠的状态是昏昏欲睡或昏昏沉沉的。然后催眠师就可以摆布你,指使你去做任何事情。
这绝对是一个误解。
在被催眠时,闭上眼睛,你的整个意识都是非常清醒的,催眠师甚至会把你引向一个更加清醒、更加觉知的状态。你的潜意识会慢慢开始活跃,你会听到催眠师的声音,接受他的引导,开始意识到平常意识不到的事情,会越来越放松,意识越来越聚焦,你的能量也会聚集在一起。
所以衡量催眠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你的状态是否专注而放松。
专注和放松是一个人能获得的最好状态了。分开来看,专注和放松都也很难。专注时容易紧张,放松时容易睡着。要同时做到专注和放松,基本上要在催眠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还有一些自身修炼的方式,如所有关于宗教的呼吸修炼、冥想、禅修、内观,这些都属于半催眠状态。可以把它们归为类催眠状态,但不等同于真正的催眠。
如何催眠
首先,要清晰一个理念——催眠师既不控制人,也不摆布人。事实上,人是不能被他人控制和摆布的,也不能被他人催眠。人永远只能被自己催眠。而催眠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而已。
什么是引导呢?催眠师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在催眠时,催眠师是不能让人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的。比如,一个催眠师对他的女来访者说:“你脱衣服”。她是不会脱衣服的。她的意识会马上就会清醒,因为她是有保护机制的。她在意识专注而清醒的状态下会马上清醒。
但如果这个催眠师使用引导词而不是直接的语言,比如说引导这个女来访者想象自己完全进入一个45摄氏度的沙漠,脚踩着滚烫的沙子,风都是热的,汗流浃背。这时女来访者可能会因为进入状态而感到热,然后自己脱下衣服。
引导就是这样发生的。但是,当这个引导超越了来访者的底线,来访者也会即刻清醒过来,那这个催眠就会告终。
01 催眠两大的理念
第一,由己及人。
你会怎么催眠自己,你就会怎么催眠别人。类似于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第二,发心要正。
发心是佛学的一个说法,发心就是你的本心。你做这件事情的初心要正确。如果你的发心不正确,结果也会是不好的。
02 催眠的方法——同向原理
根据刚才的理念,催眠的方法可以用在日常的沟通中。
同向原理,即同呼吸、同动作、同方向。同向原理是共振、同频的具体表现。
这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一种催眠。如何获得一个人的认同,如何通过你的肢体语言来控制你的呼吸,继而获得对方的认同,也可以说是把对方催眠。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人都特别喜欢一种人,就是和自己像的人。同呼吸、同动作、同方向,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像的状态的。简单来说,就是稍微去模仿对方的呼吸、动作和方向的行为。
有的时候你碰到一个人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那就可以说是你们俩的频率对上了。共振是同频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人之间有一种感应,心有灵犀,彼此内心所有的渴望都能得到满足。通过语言、眼神、情感等多种方式,毫无阻挡地全部进入对方的潜意识,互相催眠。所以共振是一种非常愉悦的状态。
这也就解释了你为什么会有个非常好的闺蜜,每天和她待在一起也会觉得很开心,哪怕你们只是坐下来看看书、喝喝茶,什么也不说,也会非常开心。
催眠的作用
催眠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为你打开第三只眼。作为一个催眠师,要去观察来访者的状态,对他此刻的心灵温度、快乐指数要有感应判断。所以催眠可以带给你非常好的观察力。
交流时要尽量体察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感同身受地把自己变成对方来思考。所以催眠会带给你用同理心思考的习惯。
同时,催眠也能够帮助自己调整状态,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眼界、观察力和 同理心是学会催眠能够带给我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