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松弛感

2025.1.8.

No·2


拥抱松弛感,成为内心有力量的人

一、了解松弛感

(一)松弛感的特点:一种介于紧绷和躺平的中间状态。不仅是表面自在,更是一种由内而外透露出的力量

(二)松弛感的三种境界

强迫式松弛:表面努力放松,但内心仍旧紧绷

沉浸式松弛:通过物质享受或身体放松获得短暂松弛,之后复归紧绷

内在喜悦式松弛:不是刻意放松,是内心自然流淌出的状态

(三)了解松弛感的反面

测试:有两点或两点以上可能处于紧绷状态

效率低下

内心焦虑

敏感易怒

身心疲惫

体会不到快乐

(四)有没有松弛感的关键

内在力量是否强大

二、缺乏内在力量的七个表现

(一)习惯指责别人

原因:希望被重视

应对:问自己三个问题

当我做什么或说什么时,我想得到什么,比如训斥孩子时想让他好好学习

当我怎么做时,会让对方有什么情绪,比如让对方感到紧张当我怎么做时,对方可能认为什么,比如认为我不尊重他

(二)强势

原因:内心往往充满焦虑和恐慌

应对:重新认知和对待强势

方法1:重新认知你的“缺点”:思考它有时带给你的保护

方法2:识别它,感谢它:接纳它才能让它健康地流动起来

(三)不敢哭、不敢示弱、不敢表达需要原因:觉得自己不够重要

应对:两个训练

训练1:情绪敏感度训练,每天写情绪日记

你可以尝试写情绪日记,具体做法是:找一张纸列出一个表格,第一格写日期,比如星期一;第二格写情绪,比如今天我生气了;第三格写产生情绪的原因,比如我被忽视了,别人永远看不到我;第四格写身体反应,比如双手紧绷、肩膀发硬,腿部肌肉紧绷;第五格写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告诉自己不要生气,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感受。

情绪日记


训练2:需要敏感度训练,观察自己的需求并为自己争取满足

需要敏感度训练就是练习学会观察自己的需求,然后关注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以及怎样去为自己争取。这些需求能及时满足的就马上去行动,不能及时满足的就把它切分成小目标,一点一点地去完成。

(四)讨好别人

原因:追求外在认可,缺乏内在成熟

应对:向内探寻改变

方法1:花时间提升内在,比如读书

方法2:发展自己的专属吸引点,比如绘画、唱歌

(五)习惯回避

原因:一种自我保护

应对:扩大情绪容纳之窗

(六)委曲求全

原因:脆弱、界限不清&自我保护应对:与你的内在小孩对话

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叫作投喂你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我们外在的年龄在增长,但内心的年龄却停滞了,那遇到紧急情况时,就会表现得像我们心里的那个小孩。所以一个人内心的强大跟内在小孩是有关系的,内在小孩的状态就是我们内心的状态。

那如果我们想跳出内在力量不足的状态,就要学会和内在小孩对话,从心理上喂养他,让他慢慢地长大,我们才会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有力量。

最好是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陪你一起探索。

与内在小孩对话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找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最好是你熟悉的房间,方便锁上门,不会有人突然闯进来。

“第二步:定位工作。找个舒服的位置坐着或半躺着,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你越放松,你的内在小孩越能够出现在你面前。

“如果你看不到,通常说明你的放松程度不够,可以听一些催眠的音乐,让自己一步一步放松下来。

“观察到你的内在小孩之后,重点观察这几个方面:他的发型、衣服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第三步:互动引导,投喂心理营养。内在小孩的形象出现之后,你可以尝试跟他互动,互动的原则是按照人的内心需求由浅入深,比如给予关注、理解、心疼、安慰……”

(七)安全感低

原因:没有持续稳定地被情感滋养过

应对:提高安全感的四步法

寻找刺激源:到底是什么让我感觉不安全

列出恐惧清单:当我感觉不安全时到底在害怕什么

把恐惧具象化:除了以上想到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概率分别是多大

思考解决思路:我的应对方案是什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三、五个方面提升内在力量养出松弛感

(一)改变内在剧本

内在剧本的两个维度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内在剧本的价值

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人生,比如你总觉得自己很失败,就会失去好好生活的动力如何调整内在剧本


(二)重建内在角色

内在角色来源:两类角色能量

母亲,软性角色,代表安全感

父亲,硬性角色,代表规则感

内在角色的价值

决定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调整内在角色

自我评估:评估白己两类角色能量的分值,少的一方补充,多的一方不用变动

生出“觉察之眼”:觉察高分角色出现是什么时候,从“习惯做什么“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三)重组内在语言

内在语言:我们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内在语言的价值

决定我们的情绪能量

如何调整情绪电台:三大练习

听到练习:区分人和声音,记录下刺激源(外界事件)、情绪和想法

关闭情绪电台练习:行动起来,比如运动

赋能练习:用欣赏的眼光夸奖自己,为自己赋能

(四)“撕掉“标签

两个重要的认知

标签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经历:它具有生存价值,比如强势的人一般行动果断

标签反映了他人的需求,比如别人说你冷漠,可能是因为你没关注到他的感受

如何“撕掉“标签

掌握标签转化三步法:找到限制你的标签、寻找标签来源、思考对方给你贴标签的目的

(五)终止耗能关系模式

了解耗能关系

很多时候,消耗你的不是问题,而是关系

耗能关系背后的原因,是我们都在制造对立感

化解方法:掌握三个关键点

需求:清晰自己的需求

分享: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清晰表达回应: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后再回应他

四、如何更好地行动

(一)拥抱不确定性

两点建议

一放下焦虑和封闭,保持接纳心态

转换思维:把意外当作是挑战和提升

(二)允许自己出错

重塑新观念

犯错是学习新东西时,不断向精正确靠近的过程

怕犯错是脆弱的表现,反之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三)允许自己短暂地躺平

学会运用倒逼型思维

思考有天离开世界时,你希望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反向推导该如何生活,从而减少无谓的焦虑和忙碌

(四)暂别职场,紧急下班

学会暂停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两点建议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透口气

学会与问题共存,让子弹飞一会儿

(五)界限内放过自己,界限外放过别人何谓界限

让每个人做自己,接纳人与人的不同

界限内放过自己

平衡理性与欲望:对自己不要太严苛,做些没意义但让自己快乐的事

界限外放过别人

允许他人与自己不一样,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更需要有界限

没关注到他的感受

如何“撕掉“标签

掌握标签转化三步法:找到限制你的标签、寻找标签来源、思考对方给你贴标签的目的终止耗能关系模式

了解耗能关系

一很多时候,消耗你的不是问题,而是关系一耗能关系背后的原因,是我们都在制造对立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松弛感”这个词能在网络上火起来,据说源自一条微博。有一次,一位博主发了一个经历。这位博主坐飞机去旅行,坐在他旁边...
    恒之馨空间阅读 229评论 0 11
  • 最近总是遇到这个词——松弛感。第一次是在大龙身上,当时还不知这叫松弛感,第二次是在一篇《给生活行个吻手礼》这篇文章...
    N4098河南宛城阅读 167评论 0 1
  • 《松弛感》听书笔记2 三、五个方面由内而外养出松弛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三部分,如何从五个方面提高内在力量,...
    流水无波阅读 96评论 0 0
  • 《松弛感》 范俊娟 57个笔记 第3章 提升松弛力,由内而外养出松弛感 >> 第3章提升松弛力,由内而外养出松弛...
    乘风破浪煜阅读 140评论 0 1
  •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金铂医生。近来网络上有一个词特别火,这个词刚好和我们今天要讲的书是同一个名字,...
    芷兰413阅读 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