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数据是短期的经营成果,如果财务数据长期优异,则可以推测企业内部可能建立了结构性的优势。但仅凭财务数据是不可靠的,财务数据相当于温度计,不是指南针,财务数据一时的优异,并不等于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期间可能因为市场周期、特殊事件而较大变化,所以要考虑企业的能力建设。
2.透过对企业的长期研究及跟踪,能够逐步发现企业的能力变化,是不是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模式、规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能力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不能靠运气提高能力,其实反映了领导人的水平。
3.尽管企业领导人的眼界、格局、视野比较抽象,不过可以从企业的行动中识别出来,精神和行动其实是一体两面,行动有力一定是因为精神健康。杰出领导人都表现出笃定、纯粹、坚毅、远见等特征,他们都有明星般的光环,比如马云、任正非、曹德旺等。如果实在识别不出来,至少可以从反例排除不属于这样的群体,比如欺骗股东、私心杂念、中饱私囊之徒。
如果一份研究报告包括以上三个部分(财务、能力、领导者),在我看来会比较完整,会对投资标的更有信心。
价值投资适用的是比较成熟的企业,目前价值投资在国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其实意味着价值投资只能取得比一般水平的报酬率稍微好些,但超额收益不会太大。
本质上科技企业的投资更像是生物的进化过程,不断的突变、试错、迭代,最终会出现少量的赢家。这使得价值投资的很多方面跟科技企业投资的套路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 而放弃目前国家火热的科技创新浪潮,其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能够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寻找与科技企业投资交汇的边界和时间窗口,一旦发现某个科技企业已隐隐锁定胜局(一旦锁定胜局,子弹会飞很长时间),之后就开始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了,就可以把他作为价值投资标的。我们其实寻找的是价值投资与科技企业的交汇的边缘地带。边缘地带是一道很窄的门,但成功的道路不都是狭窄的吗?
如果能在这个边缘地带有所作为,就会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去追逐科技浪潮带来的超额收益。这样的科技浪潮,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碰到,我们有幸在年轻的时候碰见,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毕竟它会持续很多年。之所以称为边缘地带,是因为有能力参与的人少,这意味着超额收益的机会。如果能形成边缘地带的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我们就可以开创价值投资的新内涵,使它进入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