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同样是一篇感悟,观点不一定正确,能引发思考就足够。
教育最需要的是时间和精力。
可如果我们都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如何谈搞好教育?甚至连好好说话的能力我们都失去了。
一个人在压力,焦虑巨大的情况下,要做到好好说话真的不容易,可能你一不小心的一句话,无心的一句话就伤害到孩子的内心了,可当一个人应付生活的艰难已经精疲力尽,如何还能谨慎的应对孩子的不听话,所以教育真的需要方法的,而不是仅仅凭自己的经验,只是大部分的我们都不合格,即使有心想学习,也力所不能及,这也是生育率上不去的一方面,所以当好一个父母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突然想到感同身受这个词,成年人往往对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感触很深,就像一个人精疲力尽的状态,婚姻里的另一方能否做到理解,包容,大多数夫妻吵架,源于做不到包容,无法包容在于没有办法理解对方的感受,当然还源于精力耗尽无法做到好好说话,面对不顺心的方面无法谨慎的措辞,好一点的可能就是抱怨,差一点的可能直接是骂人的状态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亲近的人,因为你总觉得她应该理解你,可是她却没有。
一般家里有二胎的,家里可能时不时会有吵架,打架,特别在农村,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在教育上,大家遵循的基本都是自己以往的经验,可是经验就一定都对吗?未必。
大的那个孩子总会觉得自己生太早了,因为当哥哥姐姐的,总是免不了多受到责骂。
今天的感悟来自家庭里我姐姐和她大女儿的亲子关系,这个小朋友读四年级,马上快满十岁了,可是玩心重,家里爷爷奶奶极其宠爱,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舍不得让她干一点活,即使生活在农村,可是自己的事还是不会主动自己料理,反正在我们看来就属于不太懂事的小孩。不是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嘛,现在的孩子可完全没有这回事。
所以,作为父母,看不惯的时候,总是会强制让她懂事点,可这小孩,宠着长大,脾气大,不服管,有心事还喜欢闷着,所以待在一块总时不时就要哭一场,谁去劝也没有用。
说实话,这样的亲子关系真的不是太好。
晚上洗碗的时候我在想,小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应该会遗传父母一些,但是更多的是后天的家庭环境影响,我想到我自己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往往觉得受了委屈,就会默默想哭,断不会跟自己觉得理解不了的人去述说,会选择自己默默忍受。
从去年开始,我才意识到自己身上习得性无助的感受,那时候非常流行原生家庭这个词,提到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我发现我自己就是从小时候开始的这种感受。
从小到大,我家的家庭教育就是放养式,父母基本不太管,不管你做的对还是不对,会还是不会,放养导致的结果就是确实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一些自己到很晚很晚才意识到的正确的观念,成长的比别人都慢。
父母给了我他们力所能及的全部,所以我没有过抱怨。
从小到大,在遇到困难麻烦的时候,我都特别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个人生导师,是既无助又固执的矛盾体,因为真的觉得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特别希望有人能给我些指引,以前习惯了跟朋友倾述,听听朋友建议,后来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无助去倾述,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意识到别人给不了我答案,才开始慢慢自愈这种无助感,通过读书,通过思考,通过时间的沉淀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种无助感才慢慢减弱。
说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是重要的导师,除了给他们合理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还应该提供情感陪伴,人生帮助。
这个情感陪伴是指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你说的话不仅仅是因为家长的权威而去听,还有自己主动愿意去改变。
这个人生帮助是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能作为一个老师的角色给予他人生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在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能够指引她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小孩子是一步步成长过来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他们那个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孩子愿意主动和你分享她的事情,这里面的亲子关系肯定不能是那种水深火热的关系,而是和谐的。
其实中国大部分的亲子关系都是水深火热的。家长用自己的权威去强制,孩子用自己的青春去叛逆,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我很羡慕那种孩子跟父母关系很亲近,亦师亦友的状态。你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既思想独立,生活独立,也会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总之关系就是很和谐了。
我相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她的人格是完整的。
有人说,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能有出息,也有人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而我觉得,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人格完整。因为有出息这话太片面,只要快乐又太狭隘,她最好自尊自爱自强,成年之前,我陪她一起成长,成年之后她有足够能力对他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够了。
但是,要达到这种状态绝非易事,孩子成长的过程有太多让家长崩溃,无奈的时刻,不是有人说过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应该去考证,考试合格才上岗,教育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可父母也不是超人,因为大部分的普通人光是想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就已经花光了他们全部的力气了,其实我们那一辈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好好说话,不是不想学习,而是生存压力太大,身体累加上心累,作为一个普通人,负重前行又有几人能做到独善其身,大多都是随着洪流凭着“经验”把孩子拉扯大就完了。
所以,如果你很重视孩子的教育。
你就需要做到,
1、努力在孩子出生之前自己就有稳定的物质保障,有多余的时间花在教育上。
2、不断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3、控制情绪,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以身作则。
4、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相亲相爱,彼此共同进步。)
如果你已经身在父母这个职业里,那解决亲子关系的核心点可能就在于
1、努力赚钱,尽早摆脱大的经济压力。
2、努力改善心态,有意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