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一件事物怎么去看待、用什么态度做、平时生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我们的认知。
认知是我们认识感觉的过程,即对感觉信号的接收、检测、转换、合成编码等一系列加工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因人而异的,即使是双胞胎对同一件事,也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认知。
没错,对于外界的感知和记忆构成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认知在大脑中以神经回路的方式存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那天下午课少,正好晚上喜欢的电视节目要播出,于是你争分夺秒,终于赶在放学之前、早早写完作业,心想终于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剧了。在家看得正酣,妈妈一进家门就说“怎么天天就知道看电视,不好好学习……”
你看,在父母看来:“看电视就是不务正业,小孩子就应该每天看书、学习“,这就是一个认知。这样的认知导致他们一看到我们在玩手机、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愤愤不平,这样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态度。
网络发展到今天,书本早就不是知识获取的唯一途径了,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查资料、在电视上看直播等等。而这些,就是是不存在于我们的父辈的认知里的,所以除非他们明确地认识到这点,否则就会一直重复原来的行为模式。
在遇到同一种状况的时候一般会出现2种反应,给他们取了个名字:接受者和创造者。
接受者就像被欺负的小朋友那样,他们会想“遇到那么危险的情况了,我还能怎么做!”于是他们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等自己”强大“之后也去欺负别人;那么创造者是怎样想的呢?“摊上这样的情况,我还要怎么做?难道要跟他们一样吗?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于是他们变成了勇敢的人。所以你看,你怎样对自己解释这件事几乎决定了你的行为方式,甚至你的生活。
当一个创造者吧,绕到威胁的另一面去看看,去探索一下是不是有什么机会或是把这当作一个挑战。
拿伴侣之间的吵架举个例子,吵完之后/或是吵架的过程中,回溯思考一下:你们吵架的导火索是什么?出于理性还是感性话题?你们各自的立场又是什么?通过这次吵架看到了那些平时没注意的东西?你们双方固守的认知又是什么?……通过回溯双方将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吵架反而会让你们更加明晰彼此的界限,以后相处的过程变得更加亲密。这样看来,吵架反而是一件好事了~(ps:当然,我只是做个例子,并不一定非得靠吵架才变亲密哈,只是打个比方)
跟这个类似的观点,还有对待生活中困难的态度,你是把遇到的失败和挫折看作不幸、命运的惩罚?还是把它视为一场游戏,经历的失败就好比解开谜题需要的一颗颗宝石,破解一个难题,就获得一块宝石呢?
想要见到不同的风景吗?跟我一起走上这次旅程,探寻生命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