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0 18:34:08|分类:往事可追|字号订阅
早上起来散步散到老码头来了,自从白洋淀建设了气派大气的新码头,很少到自古就有的老码头来了。
在码头的台阶上正为繁华和衰败的命题感慨,一团簇新的绿色闯进了我的视线。这是一棵合抱的老榆树,正在这个温暖的春日阳光里舒展开嫩绿的种子。榆树的种子叫“榆钱”,是我们小时候这个季节里的零食,记忆里突然冒出奶奶做的可口香甜的榆钱饼的味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虽然物质已经不那么匮乏,可是百姓餐桌上仍多是单调的窝头和玉米饼子。为改善伙食和换换口味,勤劳聪明的主妇们就千方百计的做一些平时不常见到的吃食。于是这样的春日里,“榆钱饼”就在我们小孩子的口水中登场了。其实好吃的“榆钱饼”就是玉米面里加了新鲜的榆钱而已,可已经使吃腻了窝头的孩子们“惊艳”了,我就往往比平时多吃一两个饼子。
从老榆树上摘下一串嫩生生的榆钱,揪下两片小心地放下口里,涩涩得有点青草的味道,可细一咀嚼就散发出一股淡淡香香的甜味,就是这味道,丝毫没有改变,带着童年的美好回忆。
榆树是华北平原上再平常不过的树种,小时的记忆里到处是的,听父亲讲困难时期榆树曾经救过无数人的性命。人们把她的皮磨成面掺合到玉米面或其它面里吃,有时就直接蒸熟了吃。(我后来在旅行时就吃过荞麦面加了少许榆树面的“饸了”,那简直是美食了。)无数的老榆树被剥了皮在下一个春天就再也没长出榆钱来。我理解了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们对榆树又爱又恨的感情。
上小学的时候,榆树也不少,学校的操场上就有一大片的榆树。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榆树上就生出无数绿色的小甲壳虫,满天飞舞,还落满教室的窗户,真叫人讨厌。小虫落在我们崭新干净的白衬衣上就是一个绿油油的点,洗也洗不掉。于是我们连带恨上了榆树。现在榆树不常见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大量砍伐再也用不上的榆树了吧?
码头上的这棵老榆树不知多少岁了,肯定比我要大了。她一定是惯看了春风秋月,人世的悲欢离合,她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无人知晓。我又从树上摘下一串榆钱,准备带回家给妻子女儿尝尝,顺便给女儿讲一下榆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