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外的钱。其实,做班级管理也一样,你永远达不到你认知外的管理高度!从管理角度来看,班主任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代表着不同的管理认知。
1.低层次的班主任,不停地吼学生。
这样的班主任,一到上课、开班会的时候,就拿起黑板擦啪啪地往桌子上敲,脸憋得通红,冲着学生嗷嗷叫嚷。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教育行为,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了。因为靠吼是解决不了真正问题的!吼叫式带班只会让你的班级在恐惧和高压下变得越来越糟,而你则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事儿就出现在哪里!吼叫式管理或许能解决眼前的问题、短暂提升班级的执行力,但长期来看,它只会消磨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越来越不敢亲近你。班主任应该明白,吼叫和威胁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尊重和服从。相反,它只会让学生心生畏惧,避而远之。
2.中层次的班主任,不停地讲道理。教育家卢梭说: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刻意感动、讲道理和发脾气。发脾气,刚才已经提到了。现在,我们来说一下讲道理。有些班主任习惯和学生讲事实、说道理,试图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有所转变。然后,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因为大道理大家都懂,最大的问题在于落实和执行。而且,过度的说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从而起到反向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智慧把握说教的尺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
3. 高层次的班主任,不停地唤醒人教育就是唤醒、激励和点燃。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都明白,管理的本质不是控制和约束,而是激发和释放。他们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周目标、日目标、课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老师的定点帮扶、学生之间的师徒结对等),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发地去追求卓越。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所以说,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不是那些会讲道理的人,也不是那些会吼人的人,而是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发追求目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