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讲得再好,如果你没有做好笔记,无法再现当时的学习内容,那么你好不容易学到的新知识,可能很快就会忘掉了。
有些人的笔记虽然做的很漂亮,但是搁置一段时间后,拿起来的时候,却还是无法在现当时学到的内容。
你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1.“尽可能地往脑子里塞东西”?
2.“有顺序有结构地排列知识,再去记忆那些——少量但最重要的”?
你需要的是一个框架,无论多么庞杂的信息和知识,你都能排除不需要的信息,找到重点。
有一个框架能让你学习更加高效地进行,这个框架需要借助一个工具——方格笔记本。
那为什么要用方格笔记本?
为什么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公司、东京大学的大学生们都爱用方格笔记本。
就是因为方格表中的横竖线设计便于画图画表格,加上图表之后,笔记的视觉效果增强,让人一目了然。
笔记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二大脑,用好这个工具可不止是事半功倍。
很多人的笔记并不合格:
不好的笔记本:
不方便画图表的横格笔记本
巴掌大小型笔记本
纸质较差的笔记本
不好的记录习惯:
脏乱随意
用了超多的颜色,眼花缭乱
直接摘抄板书
没有图表只有文字
日后再看无法再现当时的内容
为什么要用大笔记本?
因为笔记本的大小会限制你思考。
笔记的框架——“黄金三分法”
世界顶级精英亲身实践的“黄金三分法”:
原麦肯锡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大前研一,因为使用方格笔记本出名。大前研一曾在书中这样说:“我在工作中记笔记、提炼想法的时候,都会使用方格纸,从方格纸的左下方向右上方写出重点。我一边听顾客讲,一边记笔记,写到方格纸右上角的时候,自然形成了金字塔结构,引出导论。”
东大录取生的笔记本、麦肯锡公司的笔记本、全美知名大学即科研机构使用的“康奈尔笔记本”这些笔记本都有一个通用的框架,那就是黄金三分法。
三分法要注意的一个原则:一页作为一个主题。千万不要一页纸里塞了一大堆东西,对你归纳总结并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来详细地解读一下,黄金三分法。
右侧的一页(板书)会先空下来,然后用左侧的那一页记录老师的板书。然后在右侧页的中间部分(发现点)记录老师的点评,自己的问题点和注意点,以及自己能联想到拓展的知识点。
最后在右侧页的右半部分(总结),用来记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行动,还有这整个内容的相关总结。
这个笔记写下来会感觉特别的舒服和满足,而且笔记本的特征就是有一个空白区域,这里的空白区域是留给自己的思考区域。
很多时候你说看的书,你所学习的东西,这并不是你的,只有当你自己通过思考后,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可能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最右侧给自己留下了一部分空白区域,留下了思考的区域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很多人读完书或者听过一些讲座之后,什么行动都没有,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并没有促使自己去思考。
康奈尔的笔记框架也是类似。
有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之一,世界排名前十的美国著名大学,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研发的笔记本。康奈尔笔记本被称为the best note taking system即最佳笔记系统。
康奈尔笔记本也预先分好了“板书区域”还有左侧的“发现区域”,以及下面的“总结区域”三部分。
也是黄金三分法。
行动可以说是你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生活变得更美好。一切的改变都需要行动才能进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很多书之后,听了很多优秀的讲座之后,生活还是一成不变,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你看到这可能会有点失望,以为会有多精彩的笔记方法。
不过实际上很多实践表明,太过精美的笔记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的高中的好几个女同学,做得一本特别漂亮的笔记,但是到了学期末考试,她们的成绩和她笔记的花哨程度成反比,笔记越好看,成绩越差。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霸不做笔记,但成绩那么好。原因是他们在上课时,脑子里就已经把知识梳理结构,充分理解知识,和内化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我们黄金三分法所做的这一步骤已经在他们的脑子里进行了一遍又一遍。这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做到的,所以最好只能借助工具。实际上,学霸遇上消化不过来的知识,也是会偷偷地做点笔记的。
你要记住——你记笔记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再现知识,更好地记住和内化知识,而不是把它做得很花哨,做来发朋友圈炫耀用的。
大道大道至简,如果你用好三分法,你会从中受益无穷。
其一,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理清思路,找到重点,然后通过自己理解,讲内容通俗易懂地讲给任何人,成为任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第二,用笔记的框架去带动自己更高效的学习,形成从学习到内化再到行动的一个正向循环。
祝你在这个用笔记方法的路上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