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不知道是近段时间没有好好休息的缘故,还是怎么了,状态一直都不是很好。总是有心不在焉、置身事外的感觉,提不起精神,也懒得动脑、懒得思考。

每天晚上熬制中药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每天早上上班前,把药放入砂锅中用水泡上,晚上七八点回来的时候,开始熬制这个过程。大火烧开,调至小火慢煎,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20-30分钟,期间就是隔一会儿去看看,防止溢出来,同时也怕煎锅。从最初的的时候把握不好水量,还有总是会从壶口溢出来,到现在水量刚刚好,还有对于溢出这个现象也有了很好的应对措施,基本过程完美。并且每次熬制好的量刚刚好,我真是太佩服自己了。等第二剂大约进行一半时间的时候,把碗里的倒到瓷盆里,顺便把碗底的药渣撇出来,这样喝的时候不至于满嘴药渣。

大多时候,一包中药需要熬制三遍;有些时候,两遍即可。难怪《红楼梦》中宝玉说,“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看着药材在锅里翻腾,听着药锅里咕嘟嘟的声音,嗅着中药独有的香味,这一刻,心里是平静的。

这样的工作一般会持续到晚上十点半左右。时间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地流逝。有些时候,偶有抱怨,药太难喝。这个时候,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出现的时候了。

熬制的次数多了,莫名地对中药材的名字也有了兴致:长卿、辛夷、青黛、半夏、剪秋、沉香、枳实、天冬、木香、玉竹、石竹、龙骨、龙葵、茵陈、茯神、茯苓、茴香、南星、合欢、决明、麦冬、苏叶、忘忧、紫苏……作为姓名也是很雅致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据说辛弃疾在新婚之后,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静闲余,便用药名给妻子写了一首《满庭芳·静夜思》,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据说,妻子接信后,亦以药名回书,表达了情意绵绵的思夫之情:

槟榔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这就是古人的浪漫!属于我们的特有的浪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神曲由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混合面粉(或麦麸)发酵而成的炮制加工品,为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消...
    中医范儿青年孵化教练阅读 13,080评论 0 2
  • 题记:喜欢中医的温度,更喜欢中医人文气息,你看懂一点中医的古代文人都可以酱紫就恩爱。 01 文人懂医 古代的文人秀...
    中医二羊阅读 7,067评论 3 15
  • 青梅煮(八) 文君飞呀飞,飞到一座山前,忽然就落了地,迷迷糊糊地向小时候的家走去。还是那条长满青苔的麻石路,两侧的...
    福_9a24阅读 694评论 0 0
  •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
    凌风暮雪阅读 5,101评论 0 5
  • 好久好久了,忽然想写点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提笔记录心事。好像自己也变得陌生起来,也许大概我越来越好了吧...
    纯可啊阅读 86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