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有德行之人,周围人自然会因其品德而折服。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可与至善同?均无私心之意。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各阶段的感悟,不到年龄,不经历足够阅历,很难提前感悟。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无违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用反证说明,除了无法控制的天灾人祸,子女不应让父母在其他方面为自己担心即是孝的一种表现。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敬、顺乃孝之表现,但并非指对父母的言行表示完全认同。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最难。与父母处之时间,远超其余,越亲近的人,越能看到你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许多人卸去伪装,把直来直往的相处和偶尔发脾气当作理所当然。却不知仁德的养成最需慎独,越是亲近,越该对自己的德行有所约束,如此,才可知行合一,而非因外在约束而伪装自己。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学习不是一遍过,只字不差的阅读强调的也是学后的思考和产出,此处也验证了老夫子对温故而知新的认同。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人有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取决于各人独特的固有思维习惯,因此,任何事情都有其蛛丝马迹可循,因此老夫子说人焉廋哉。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学习的一种方法,随着阅历的增加,你以为你知道的东西,又增添了新的理解,温故知新的目的就在于把这种新的理解清晰化,时时更新,时时成长。
2·12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应只有一种抵抗风险的能力。即君子不脆不弱,有反脆弱的能力。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不要把目标挂在口头上,而要把它刻在心头。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因为很多承诺是超出能力范围的。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做什么事无需遮掩。没有私心,自无需在角落里和人窃窃私语。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是学习的刚性输出,不思考光学习的知识,会随时间代谢。光思考而不去通过学习寻求疑惑问题的答案,就会终生惶惑不解。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强调中庸之道,已然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了。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此简单的道理,我却无法践行,无非心中没有慎言的概念,从古至今,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的教训还不多吗?
由此也可说明我思维的懒惰性,信口开河,不过是因为系统2的长期懒惰养成习惯,系统1毫不犹豫的占据上峰造成的。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向孔子学习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知道的部分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了解的部分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懊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多思虑,少断言,谨慎行事,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民服务的领导,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好的领导,自然而然能感染下属的思想,引领好下属。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以身作则。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怎么能行走呢?”
信乃立人之本,人无信则人不信,何以施行天下?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所谓有迹可循,就是万物发展皆有其规律,能明其规律,则有预见性。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勇为,需见机行事,不可只逞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