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里咕噜的开始把英文搞起来,心情自然就好了。真的,没办法,以前戏谑说的“学习使我快乐”现在成了失业生活的唯一良方。
VOA听力有些难度,播音员语速正常吐词清晰的情况下大体能听得懂,但若是遇到一句话占三四行、播音员舌头跟打结一样语速又快,那可真是见了鬼…
周一是人们正常上班的日子,手机的微信聊天界面空荡荡,除了询问我是否拿到了生日礼物快递的朋友,并没有收到其他人的消息。
在家的日子还是惬意,早上一醒来爸爸把早餐买好了送过来,中午也是吃老爸做好的四个菜,还有配的手机支架让我把手机支架支棱起来看电影。
白天果然不似夜晚的情绪化,自觉昨晚怒气太大现在想来有些尴尬,时不时看看手机等着一个好友添加,我一定马上给个台阶下。
饭后刷了刷知乎,从恋爱专区看到穷人搞钱,一个叫凌鹏飞的博主丢数据论证了中国需要交税的的人是800w, 占8.9亿打工群体的7.3%。
月入过5000的人,也就这么7.3%,我这么穷突然感到情有可原。很少用知乎,但刷到的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有自己知识体系能用大白话讲互联网金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依旧体现着知识的力量。
把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嚼成米饭吐出来,有体系,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这才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应该达到的较高水准。
凌鹏飞引用了一些名言,其中有一句我很喜欢:
我要和生活再死磕几年。
要么我就毁灭,
要么我就注定铸就辉煌。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
请向我开炮。
-- 凯鲁亚克
还有一句他自己的感慨,也很点醒人:
若想依附别人抱团取暖,就得忍受他人的汗臭味,若不想忍受他人的汗臭味,就要自己学会发光发热。如果你需要找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就要忍受人事的刁难,就要忍受同事的无理,就要忍受老板的嫌弃。
如果你不能自己发光发热,并且未来也没有这个打算,那只能说,这大概就是生活吧。
自己发光发热吗?
我可以吗?
上一份工作,一天晚上做主管的顺风车回家,谈到公司里的某位优秀员工时,主管颇有感触的说道:人啊,一定得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
像用最短时间从销售变成区域管理者的校长,她的突出在于搞定别人搞不定的客户;
像最优秀的一线销售,她的突出在于死磕,不管多难搞的客户要搞多久,她都会想方设法的搞定。
像我们主管,她最突出的地方在于靠谱,不管是学生家长投诉还是临时举办一次大型会议,只要需要她负责,一定事情会被完美解决…
而我的前同事们,则分别以学术过硬、各方面不突出但能力平均、性格活泼获得了职场口碑,当时我的口碑是:认真负责,虽然事后看来只是无偿加班戴的一个荣誉高帽罢了。
负责是个很重要的品质,但是它直接等于付出时间、精力,不是品质不好,而是如果选的职业不是长择的职业或者付出回报不对等,只会让人沦为工具人。
大概对于公司而言,用某种口头认可和表扬,也是“胡萝卜加大棒”手段的一种,说白了就是工资不够,表扬来凑。
我也有些怀疑自己现在不找工作,是不是眼高手低,但是你要我去吃一个公司的苦,拿那么点定额工资,把身体丢给公司我也不是不可以,谋生嘛,一个“忍”字可吃万种苦。
但,这些苦是否值得呢?与我真正想从事的口译行业有关联吗,能积累经验吗?有时间留给我去慢慢跨入这个行业吗?
曲线救国、骑驴找马可以是前期找工作的策略,但也一定或多或少要是我这种性格的人觉得值得,要么工资,要么成长,一事无成的假上班不值得追逐。
而且要均衡,也不能因为有成长,就为了3000左右的工资要死要活的干。
热爱依旧热爱,只是也要讲究平衡。
主管说的话仍旧有道理,人一定得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比如我那个单项不突出但综合素质可以的前同事,干的不顺心但不敢跳槽,原因就是没有过硬的单项实力去面下家公司。
我目前没啥突出的,各方面平平,原来还有心态好,结果现在赋闲在家,虚度光阴让心态也经常大起大落。
但我仍旧在怀疑自己能不能月入过万的同时,确认自己可以走口译➕写作道路,我缺的不是坚持,是坚持状态下更大量的时间投入。
有一种状态是最好的,现在想来我那些考研上岸的同学都是这样:就是不管怀疑不怀疑自己考不考的上,但是都拿出一天八到十个小时雷打不动的去学习(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最后让他们实现目标的不是心态稳定,就是扎实的准备带来的结果。
怀疑也好,笃定也罢。除了我擅长,我喜欢,想当口译最重要的原因不还是因为钱吗?
钱能让我更自信、坦然,生活的更好,有更大的选择权。
若积累三五年,口译一小时能让我赚1000,我现在学习的每一小时,都是为了将来的超高时薪!
学习,学习就是为了钱,钱就是为了自由。
学习,学习不但使我快乐,还能使我通往自由,最大程度规避“汗臭”。
图/《friends》
文/阿婉
———————— END————————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生活观察家,未来的口译译员。
目前失业在家,备考教资big.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