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做家务的时间又听了花生的部分直播答疑,里面的很多话语可以成为我的新知识点。
一,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有一种甲方思维,这样能让自己和孩子从受害者和无助者的角度里走出来。比如孩子对老师的权威过度地畏惧,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地去看待老师,给老师这个人进行“去魅”,比如老师她也有很多无助和焦头烂额的时刻,也会遇到很多大多数普通人遇到的一样的问题。一个老师,在学校学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好好教导孩子,他只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个资源。我们身边的任何人,都是我们的资源,而不是我们的评判者。我们要做的是想着应该如何去利用这些资源。还有别的孩子打了自己,你可以引导孩子,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如果只是这个可怜的熊孩子想和你玩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呢,你可以给对方发送一条明确的信息告诉他等等。
二,0-6岁的孩子只会从感受层面去认识事物,如果他对某一件事情有不好的感受从而产生了不好的记忆的时候,你可以帮忙他从多维度地去看待这件事物,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印象可能就会更客观一些,能更快地走出来。
三,不要因为对一个人有不好的印象从而去排斥一群人,需要分别分析每个人,这是自己近段时间经常会犯的错误。
四,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都可能不同,所以,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只有自己才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五,尽可能避免只夸奖孩子做地好的地方,而对其它视而不见,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变成完美型人格,最后遇到事情或是困难都因为害怕失败从而不敢去尝试,要时刻告诉孩子,不管孩子有多么地破碎,多么地无助,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下限,这是对孩子的“托”,另外就是时刻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发现和寻找孩子的珍珠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多去给孩子提供帮助,这是“举”,所以我们要时刻记得去托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