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后随想(1)

现场授课+网络直播

2017年12月份,接到教研室孙伟老师的微信消息,要求我准备一节示范课。我欣然接下这个任务,又主动选择了《乡愁》这首现代诗歌。美其名曰挑战自己。

从教多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也上了一些。上一次的区级公开课还是2015年10月份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接下的任务是《杜甫诗三首》,且要求三首诗一课时搞定。

我还记得课前自己焦头烂额的准备,查阅了好多资料,还手写了30页A4纸。可是做了很多,思路依旧堵塞。三首古诗一课时搞定,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想要从网上找到可参考的教案,更是困难。

后来,终于在新浪博客看到卢望军老师关于这一课的课堂实录。阅后大喜,但全盘借鉴必定不妥。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同一个方案未必可以同样顺利推进。我依旧无路可走。

最后,还是贴心的杨老师帮我画了一条线。整堂课的核心瞬间清晰。那节课,依旧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然而,我个人的感觉却并不踏实。总觉得整堂课自己是一种飘忽的状态,自己的思想并没有真的沉下去走进诗圣杜甫。

后来,我渐渐明白,自己之所以对那节课的感觉耿耿于怀。根本原因是我对杜甫这个大诗圣并不是特别了解。没有读过杜甫的几首诗,也不知道老杜甫一生具体经历了什么。网上支离破碎的片段根本不足以让我深入杜甫的灵魂。因此,课前煎熬的准备是来自严重的底气不足,而课堂的飘忽感除底气不足外,更多源于自己过于在意环节的衔接。那种衔接简直刻意到背台词,一旦忘了词,下一步便无法顺利进行了。

好在,那节课,我“背”得很好。表面几乎看不出破绽。“备课”竟成了“背课”。这种隐隐的愧怍感,一直在心底盘旋。

于是,这一次选定《乡愁》之后,便戳开淘宝找到一本《余光中传》,秒速下单。

读诗,更要读人。读诗,要先读人。这是我经历《杜甫诗三首》之后的感受。

傅孟丽《余光中传》

读完这本传记,对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再结合网上近些年对他的报道,在我心里,这个伟大的诗人逐渐变得立体起来。人物的思想、灵魂越发贴近现实生活,朴素而亲切。

这个老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古典文学的坚守,对中华文化的拥护,既让人看到他热情感性的一面,又让人看到他刚毅理性的一面。他,是一个有气节也有气度的大知识分子。

生活里,他幽默,甚至让人觉得淘气可爱,但是面对原则问题,他又是那么刚直、霸气。透过那些文字,透过网络视频,你没办法不被这个老头儿身上散发的那种自由与开阔感所吸引,你没办法不喜欢这样一个又调皮又深邃的老人。

喜欢、欣赏、敬佩,他的性格、思想、精神境界随着那些文字缓缓铺展在你面前。于是,你慢慢了解他根植内心深处的那种“乡愁”,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挥之不去。20多年的乡愁纠结于心,一丝一线缠绕成厚重的思念。如非相同的经历与处境,诗外的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那种乡愁,绝不是邮票和船票,那是根本无法往返又不知何时才可能抵达故乡的可望不可即的期盼。那种望断秋水的失落与怅惘如蛛网一般,将诗人紧紧黏着、缠着。

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回不去的是故乡,更是自己此生无法逆流回去的记忆里的生活。回不去的是童年,是那个留有童年印记的故乡。

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来纪念自己遥远的故乡,纪念回不去的和故乡息息相关的岁月。

乡愁,我终于有一点理解作者提笔书写、一挥而就的心情。压抑了20年的乡愁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所有的解读都紧紧指向作者的内心、作者的情感。这一阶段,我突然发现,解读一首诗歌和解读一篇小说或者散文,某种程度它们是相通的。一旦自己和作者之间能够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那么所有的课堂设计问题就只剩下确定一条路线了——通往学生的路线。

部编本提倡的“1+X”,正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就好比学《沁园春.雪》,你就不能不去让孩子们积累一点毛主席的别的诗词;学郑愁予的《雨说》,怎么可以错过他的成名作《错误》;学《望江南.梳洗罢》,让我想起《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学《江城子.密州出猎》让我想起“十年生死两茫茫”……

又联想到诗意语文倡导者董一菲老师的现场课《涉江采芙蓉》,感觉那不就是满屏的“1+X”吗?虽然很多听课老师对这节课的上法颇有微词,但这节课却触发了我的思考:是谁规定的课文内容在课堂的比重必须要大一些?是谁规定的不可以把课外的文章作为主要内容,课本的作为陪衬?课文也无非就是个例子,凭什么它就得是课堂的“主人公”?

难道这里面没有大家思维受限的缘故?没有被那些模式模式化的缘故?因为我听见当时坐在我后面的老师差评的理由就是“没有主问题”。

我个人也觉得董一菲老师的那节课不足以吸引我,但是,触发自己去思考的课,不应该差评。

回到《乡愁》,我终于给自己画了一条线:

从课文一首诗歌同一作者的几首诗歌同一作者的一本书同一作者的几本书很多作者的很多书。

毫无疑问,就是要把课文当成一个引领学生阅读的入口 ,走进这个入口,然后沿着通道走下去,它的前方就是广阔的天地。

而阅读,亦是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入口。阅读,给人智慧。阅读,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用这样一种想法来构建整节课,我想它是更加容易帮助学生看到窗外的世界的。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手捧的课本。

<点击蓝字>

↓↓↓

第2集

第3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集 对比《杜甫诗三首》和《乡愁》两次课堂实践经历,感触很多。 1.“备课”不是“背课” “背课”是因为自己还不...
    齐天大圣孙猴子阅读 1,028评论 10 9
  • 这个题目是互文,意思是为“诗”和“文”正“名”和“义”。 为什么起这么个题目?因为很多年以来,“诗”和“文”的概念...
    悦读生活阅读 2,537评论 0 8
  • 《乡愁》教后随想(1) 《乡愁》教后随想(2) 《乡愁》教后随想(3) 第一次在网络教室上课,没有经验,话筒调试得...
    齐天大圣孙猴子阅读 628评论 2 8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3,998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3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