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杜甫诗三首》和《乡愁》两次课堂实践经历,感触很多。
1.“备课”不是“背课”
“背课”是因为自己还不能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还不能和文本产生精神上的对接。于是,只能刻板地专注于课堂框架的建设。然而,框架就是框架,没有灵魂的课堂,它注定是一种飘忽的状态。
而“备课”则是真正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思想精神,甚至融入作者的生活,充分体验作者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比照、碰撞、磨合,使自己的认知能够和文本的精神完美融合。这样一来,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用自己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理念应不断更新)搭建课堂结构。我想,这样的课堂才可能形神兼备的吧!
2.“从容”与“局促”
《杜甫诗三首》一节课看似上得流畅,但是课堂落实并不够好,对三首诗歌既缺少必要的细致分析,鉴赏方面的引领几乎空白。尽管落脚点落在了杜甫人物形象的品析上,但是没有进行深入地“读”“析”“品”“悟”,或者这些环节只是蜻蜓点水的花架子。不仅如此,特别担心学生会冒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把自己挂在那里。这样,对于杜甫这个人的定位也就显得比较飘浮。整节课看似没有离开文本,实则一直在文本之外游荡,并没有进入内核。而“民胞物与”不过是利用学生的粗略感知得出的草率结论。整个推理过程,逻辑还不够严密。当然,这个结论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总觉得它不是建立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因此,有一种轻浮的感觉。
但是《乡愁》这节课,自己把了解作者和研读文本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诗歌尽管很短,但是值得关注的细节非常多,如果细细碎碎罗列起来,一节课的时间也是不够的。果然,当我把这首诗破解得支离破碎之后,一下子就找不到方向了。不知道该把这些碎片做怎样的划分,也不知道用怎样的一条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分类、串联、取舍,在我看来都是必须的。
比如通过哪些词可以确定作者的乡愁不是突发偶感,由此锁定“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理解“乡愁”之久、之深。同时理清结构层次。
比如通过作者是怎样将原本抽象的乡愁具体表达出来的,由此锁定“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此时,四个意象就成了这一环节的轴心。由它们可以顺势延伸到“托物寄情”这种写作手法。可以体味诗歌语言的委婉含蓄之美,也可以顺势引出每一小节内容的概括。
从意象跳跃到内容,衔接问题很重要。最初,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最终找到了切入口:还是用意象——四个意象的共通点都是代表“分离”。那么直接去对应的意象旁边板书四个“分离”就可以了。这样,内容概括就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呢,只要读一下每一节的最后一句(我在这<外>头,XX在那<里>头)确定一下谁和谁分离就可以了。
于是结论如下:
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分离、两岸分离。
下一步比较第1和第3小节的两个“母子分离”是否相同。学生自然知道不同,前者是“生离”,而后者是“死别”(我顺势擦掉了第3节的“分离”,改成了“死别”)。
于是递进关系也就初知。
然而这首诗歌之间的层层递进又该如何引过去呢?一个问题就可以搞定。
继续关注这个环节的轴心——四个意象。四个意象直接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规律,即从小到大(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破解了这个规律,情感上层层递进(包括“而现在”的“而”字也应该算一处暗示,它正是由思乡<第1-3小节>到爱国<第4小节>的升华的分界点)也就一下明了。尤其是有开场的朗读做铺垫,一切水到渠成。
内容、主题、写法,以意象为轴心分分钟就搞定了。既不凌乱也不可能拖沓。
然而,一节课,一首诗歌,若行至此处则戛然停止。课堂未免太过单薄粗糙,太以教材为尊。还是应该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过程。
于是有了闻一多的“三美”理论。
这个环节,我的一点点小想法是——大家越来越不敢用灌输式了,似乎用了就是大罪一宗——尤其是公开课,更不敢明目张胆灌输式。
可是,我总觉得你不灌输一点概念的东西,学生很难有方向有方法。给他们明确的指向,这等于给他们工具。教他们学会用这个工具去解决问题很有必要。
陌生的概念扑面而来,该灌输还是要灌输的。
不过这里我临时起意采用了“猜想法”,先让他们猜一猜“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各是什么意思。
结果,学生猜得还不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直接走进概念,利用概念回到诗歌继续感受体悟。
当然,这样的鉴赏也仍然是初级阶段。恰恰好迎合课标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该讲就讲,不被风气和潮流束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于是,在这个环节,学生从诗歌中找到了音节(比如叠词的使用)、旋律(比如“我在这<外>头,XX在那<里>头”的重复,“乡愁是……”的四次反复)、画面(围绕意象张开想象力构建情节)、格式等富于美感之处。
其中,时间所限,绘画美部分额外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在简书或作文本完成(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赏析结束了。课文的解读也基本结束。
然而,此时进入一节课的尾声,总觉不甘。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诵读环节。
余光中先生2017年12月14日去世,诵读表达悼念不为过。
由于开场把大量时间放在了“读”(读任意小节、读整首、个人读、集体读、示范读……)上,此时,时间已经紧迫。所以,只给两组表演时间,当然,我的性格是从不强迫,自告奋勇者优先。
第一组没有配乐,第二组刘春达同学自己做的PPT+音乐。都很投入。
(补充说明:其实,当时拷贝在电脑桌面的背景音乐有好几首。都是他们自己找的,准备课上这个朗诵环节使用。只是迫于时间,没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课后,他们都很遗憾。对这样一节现场课念念不忘。)
然后,从课内诵读自然过渡到课外。
三首片段诗,分别对应夫妻之情、母子之情、爱国之情,呼应课文。意在以诗解诗。
此时,已经45分钟多了。可是结束语必须说。
于是翻到这一页。“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2017年的乡愁已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们在外头,余老先生在里头……”其余文字略过。
就在这时,我必须要结束板书的时候,悲催地发现闻一多的“三美”忘写了。
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
不知哪里来的灵感,一面号召学生读书,一面顺手补充了一个“美”字在右侧。草草勾勒,结束板书。
终了,我拿出一本余光中诗集。交到学生手中。要求每人至少读完其中的十首诗,并且在题目旁边签名。也可以写下感悟,也可以写留言给我。顺次传递,班级漂流。
全体都读完,再返回我的手中。这本书算是完成它的浪漫之旅。于是它也就有了纪念价值——我会终生收藏。
结课口号:2018,我们继续读书。2018,我们继续浪漫地读书。
整节课,自己没有因为文本问题紧张不安,没有因为疏忽大意手足无措。没有刻意安排某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甚至课前没有检查他们的朗诵情况。所有的表现都是自然常态,对比《杜甫诗三首》,这才是让我找到落地感觉的根源。
3.“放手”与“抓住”
《杜甫诗三首》,感觉是想抓住学生的,抓住那些自己期待的答案。期待一种问答上的无缝对接。这种期待反而让彼此局促不安。
但是这一次,我从课前就选择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练习和安排小组朗诵。后来,课前我做了一个残忍的决定,取消原小组朗诵(因为诗太短,小组人数太多。可是小组长都已经在安排排练),重新自由结组(临时起意,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重新排练,全看自己功力),两三人都可以。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备课”之后的课堂,既不害怕出现错误答案,也不担心突发状况。
由此推之,若将作者的前世今生了解个透彻,若将上课思路理得更清晰一些,若真正关注自己的学养,那么,语文课堂必然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我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经历。没有失败,只有成长。而学生的成长,永远是以老师的成长为前提的。为人师者,理应与时俱进,不做时代的淘汰品。
我是蜗牛,但我没有停止前进。2018伊始,思考与行动同步。
<点击蓝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