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条例》为纲,擘画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蓝图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这一重要举措犹如在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树立起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为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条例》明确将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行政学院)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规定深刻体现了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的关键作用。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校(行政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邀请权威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深入研讨交流等方式,引导学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让学员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例如,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该思想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生动实践,使学员深刻领悟其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聚焦主业主课,提升培训质量

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党校(行政学院)安身立命之本。《条例》强调坚持质量立校原则,积极探索和遵循党校(行政学院)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提高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水平。这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在教学内容上,要紧扣时代主题和党的中心工作,聚焦干部履职尽责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置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创新,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局限,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开展领导干部培训时,可以通过组织学员到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当地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从严治校,营造良好学风

党校(行政学院)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从严治校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学风校风的关键。《条例》明确把坚持从严治校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进一步确立了有利于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各项制度规范。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树立制度权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要从学员管理入手,加强对学员的日常考核和监督,严肃课堂纪律、考勤纪律等,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同时,要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引导教职工自觉遵守师德师风规范,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通过从严治校,让学员在党校(行政学院)这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严肃认真的学习氛围,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服务工作大局,彰显智库作用

党校(行政学院)不仅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学校,更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条例》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这体现了党校(行政学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使命。

党校(行政学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例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成果,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开创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