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了樊登讲的新书《欲罢不能》,颇有感触。最近自己对手机的依赖是越来越严重了,就像吸毒的人一样,一分钟不看手机就感觉不自在,自己的注意力无时无刻不在手机上面。期待着微信留言,期待着新的邮件,期待着简书点赞等等,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从手机那头得到好或者坏的反馈。
想起之前听过的一个心理学试验,科学家们找了一群三四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这颗软糖二十分钟以后吃的话可以再得到一颗,如果这颗软糖一个小时以后吃可以得到三颗。有些小孩子忍不住诱惑,马上就把糖果吃了,有些小孩子则采取唱歌、自言自语的方式来分散注,然后熬过了那二十分钟、一个小时,得到了更多的糖。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对当年参加试验的孩子进行回访,发现当年能够忍住欲望不吃糖果的孩子,大部分比当年立刻吃掉糖果的孩子更有成就。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小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质往往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而耐心和延迟满足就是决定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是个特别缺乏耐心的人。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爱闹,只要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大喊大叫,闹得不可开交,家人都说没见过脾气这么急躁的人。
长大以后虽然有所改变,但内心深处仍然是急躁和缺乏耐心。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必须立马去做,一刻我不能拖延。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恨不得马上就能得到到手。如果欲望无法满足,就会抓肝挠心、心痒难耐。这也正是我至今仍然一事无成、庸人一个的原因。
回到开始那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了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人为什么喜欢赌博。只要是正常的人都知道赌博是个逢赌必输的游戏,可为什么知道必输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呢?因为赌博能够给他们即时反馈。你赢了给你翻倍,你输了给你归零,无论哪种结果,都能带给你即时反馈的快感。
手机本身并没有对跟错,错的只是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现在很多人反对汽车,觉得就是因为汽车,才让我们的天空变成了雾霾,大家应该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可没有汽车的时代,空气就真的好吗?有人曾经拿出一张1910年的英国报纸,当时还没有什么汽车,大街上到处行驶的是马车。由于马车横行,地面到处都是马粪,马粪被晒干、碾碎,变成粉末飘散在空气中,不仅味道难闻,而且空气质量一点不比现在好。
科技的发展,一定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更加美好的。可我们如果没有好好利用这些科技,他们就会带来副作用。拿原子能来说吧,好的一面,它可以来发电。坏的一面,它可以用来制造核武、毁灭地球。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手机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是你学习交流、了解外面世界的工具,一方面如果没有节制,容易上瘾,产生手机依赖。
你所要做的既不是与手机隔绝(就算你想,也比较难办到),也不是毫无节制的变成手机控。而是找到行为的边界,用克制和自律去合理的使用它,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