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说实话,这本书无论原名还是译名都容易对人产生误导:首先,书中除了个别地方提到了佛教和东方的哲学观念,其它跟禅似乎再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对西方思想观念的思考。其次,说到译名,主要是“维修”这个词,原文是maintenance,这个词译成中文,跟摩托车相关的有“维修”、“保养”两种译法,我个人意见译成“保养”更恰当。也许是我个人的偏见,我觉得“维修”这个词主要是设备/机器发生故障的时候,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的,“保养”则是通过平常的保护、调整,让设备保持正常的运行。作者在骑行中,始终在强调,一个运转良好的摩托车,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用平静的心态去做好保养,没事就是好事,同样,一个人的思想也需要持续“保养”,需要对自己的状态、关系不断反思,用流行的话来说,要终身学习,要精进。这样的进程必须循序渐进,求诸内心,而不是通过服用药物、磁经颅刺激这样的技术性“维修”手段来实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主人公本人的头脑却被货真价实地“维修”过,我的骑行之旅,是摩托车保养之旅,也是头脑修复之旅,“我”最后重新找回了一些失去的记忆,重新理解了与人的关系。“我”从一个古典的、理性的人回归到感性的、浪漫的人,体会到“看山还是山”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骑行之旅,是一次禅修之旅。
“我”心灵的旅程和骑行的旅程具有同步性,第一部分,旅程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一名理性思维的坚定支持者,与同行的约翰、思薇雅夫妇(一对艺术家)是截然相反的两面:“我”相信所有的事物可以分解成不同的系统,直到分解成零件,相信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因果关系,依靠科学和技术可以解释和解决一切,是一个现代版的拉普拉斯,而艺术家夫妇却对机械这样冰冷、坚硬、毫无情感的东西望而却步,他们更想运用感觉,却又浅尝辄止,既缺乏缜密思考的头脑,又缺乏细致和耐心,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一个理工直男、一对文艺青年和一个青春期的半大小子——“我”的儿子克里斯。一个奇特的组合。“我们到达山顶”,这似乎也是直男的山顶,也是古典思维和浪漫思维的分界。
斐德洛的形象在“我”脑中不断出现,斐德洛生命最初的阶段,也是用科学、分析这些最简洁、最容易的方式对付这个世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科学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与它原本追求唯一绝对真理的目标渐行渐远,理性模式同样也没有把社会带向更美好的世界。而约翰夫妇也有同样的感受,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想逃离。“我”不能苟同这样的生活态度,最终与约翰夫妇分道扬镳。在探索真理的道路,或许只能独行。或许还有亲人。
斐德洛在攀登心灵高地的道路上踯躅独行,摩托车之旅也在美国中部的山地中不断升降。斐德洛不时发现的吉光片羽,像一些散落的零件,无法拼装成一部心灵摩托车。他必须不断走更远的路,爮更高的山,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苏格拉底、牛顿、休谟都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康德给他带来了启发,同样无法给他明确的答案。斐德洛在追寻“良质”的道路上负重前行。
“我”和克里斯也要去爬一座有点荒凉的高山。对良质的追寻,也像开拓一条到达灵性高峰的路径。斐德洛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试图在自己的课堂上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真正意义,因为他发现,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变成了只会原地转圈的驴子,或者,用更文雅的说法,优秀的绵羊。
斐德洛发现,良质无法定义,但它确实存在。但是用西方思想的知识和技能却无法对良质做一个合适的说明,良质既不属于心,也不属于物,它是独立于这两者之外的第三种实体。良质是主观意识到客观存在时的事件。良质于每个人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经验背景不同。良质即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在领悟到良质的含义后,科技与人关系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科技的本质不是利用自然,而是把自然与人类精神融合为一,创造出可以超越两者的产物。在西方传统的思维中,良质与理性分离,被迫屈居于理性之下。
克里斯陪“我”走完了旅途的最后一段,“我”终于解开了斐德洛如何成为“我”的真相,也得到了治愈。这场心灵之旅并没有结束,“试炼永远不会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