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反思一件事情,自从儿子上了一年级后,我们放学回家就已经很晚了,于是在不知觉中把讲绘本的时间缩减许多,只是在临睡泡脚时间讲一本,有时候因为想早点睡觉,就会讲的很匆忙,以至于阻止了很多时候孩子们已经养成的爱提问题、喜欢分享自己想法的好习惯!就快演变成了讲故事就是我们父母的独角戏!
实际上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放学早,我们每周都会保证2-3天的图书馆时间!孩子们早已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我们可能一个小时只讲了两本绘本,但是我们的互动时间,孩子们的表达时间非常多,所以孩子们每次在学校课上或者课外只要有机会上台,都会滔滔不绝!老师们也再问究竟怎么培养的?
那么究竟如何阅读绘本才能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呢?我一般会刻意的这么做:
1.关注眼神确认理解:讲绘本时,时刻关注孩子的眼神,感受孩子究竟有没有领会这句话或者这段话的意思,所以可以这么问:“啥意思啊?作者表达了什么呢?”
2.时刻积累新词汇:遇到不会的字和不懂的词时可以这么问:“你猜这个词什么意思?如果孩子不懂,不要着急给解释,重新给孩子读一遍原文,让孩子再次感受一下,如何还不懂在进行解释,最好能提供几个近义词;
3.让孩子预测:让孩子猜想下一页会发生什么故事,多让孩子表达,并且可以给出自己的猜想。让孩子能够多一些不同的想象;
4.让孩子回想:结尾回想,每次都会问孩子:“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啊?”看看孩子还记得多少内容;
5.赋予编剧的身份:讲完故事问孩子:“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还会怎么写小鸡球球或者安娜(就是主人公)?你希望什么样的结局呢?
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没有耐心回答你这些问题,如果确定孩子进入了故事期,你也给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孩子很乐意给你多讲,停都停不下来!
如果孩子不想讲,一直要求你讲,这是因为之前我们并没有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这个时候慢慢来,哪怕每次问上面的一个问题也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孩子就会爱上和你互动,爱上和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