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在浏览备选书单时,看到这本《不抱怨的规则》,毫不犹豫地决定:就是它了!
当时我正处于一个压力与抱怨爆棚的氛围里,自己也免不了成为抱怨的一员,那感觉非常不好,于是就约了这本书,想要了解抱怨的本质和远离抱怨的方法。庆幸的是,这本书很薄,不唠叨,很好读。
作者乔恩.戈登是著名的企业家、演讲大师,他致力于培养积极而有活动的员工,启发了商界、教育界、职业体育界的很多人士。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一个著名企业遭遇危机并自救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抱怨对公司的致命影响,以及如何创造积极文化的过程。
如果你的生活或工作在被负面情绪充斥,那这本书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
01 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影响
人与人之间一旦产生隔阂,就会心怀怨气,带着负面情绪去相处,越带着情绪,隔阂愈深。如果不跳出这个怪圈,只怕事情会越来越糟糕。
工作团队也好,家庭团队也好,如果不解决负面情绪的问题,任由其滋生蔓延,就会酿成危机。
不可否认,大多时候我们抱怨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指责和埋怨对方,认为他们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想象或要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占据真理和正确立场的一方,而对方是做错的那一方。
如果彼此互不相让,只能任由负面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游走,工作效率、效果都会被影响,双方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
02 如何有效地“抱怨”
有个很常见的现象,人们在工作中有了负面情绪之后,出于舒解压力等原因,会跟身边的同事私下偷偷抱怨。但大多情况下,这种抱怨只是一种吐槽,而没有实质解决问题,这本书中,作者把类似的情况称为“盲目的抱怨”。
书中的著名企业遭遇危机时祸不单行,也可以说是内部矛盾集中爆发,负面情绪不仅导致了这家企业在产品制造上的缺陷,也导致了部分员工将对公司的抱怨和指责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使企业面临产品和名誉的双重危机。
公司的HR霍普临危受命,为扭转企业文化提出的方案中,其中一项规定就是——不允许员工盲目地向同事抱怨。而是鼓励他们把问题直接告诉经理或有能力处理这些抱怨的人。同时,员工必须分享一到两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因为向无法解决问题的人抱怨并没有太多意义,成为一个爱吐槽的人对抱怨者本身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员工如果把纯粹的抱怨转为思考解决抱怨的可行方法,如果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办法去解决事情,员工带着负面情绪去做事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员工对公司的吐槽和抱怨也不会大量地流到外界去了。
书中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公司就像一辆公车,员工不能仅仅是坐在公车上,任由别人去带着走,而是要成为公交车的司机,用自己的建议去推动公司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也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培养员工的信任感,让员工知道,管理层会倾听他们、关心他们,并且会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
盲目的抱怨只能滋生消极情绪,而有效的抱怨与真诚的倾听才能帮助企业走向通往成功的积极道路。
03 五件可以代替抱怨的事情
一个人不被积极心态占据就会被消极心态占据,作者在书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五件可以用来代替抱怨的事,帮助人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去建立一种积极的态度。
1、练习感恩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每天做了三件好事,就能明显提高幸福感,从而提升和激励自己。如果你专注于感恩,你就不会消极。让同事们知道你对他们的感谢,同样会对他们产生鼓励和激励。
2、赞美别人
与其抱怨别人做错了什么,不如关注他们做对了什么。赞美他们,看着他们最终取得更多的成功。当然,也要帮助指出他们的错误,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和成长。但你要确保表扬的次数是批评的三倍。
3、关注成功
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下你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比如你最棒的一次谈话、最自豪的一件成就等等。关注你的成功,你就会期待明天能创造更多的成功。
4、放手
关注那些你有能力改变的事情,放手那些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当你不再试图控制一切的时候,你会很惊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就成功了。
5、祈祷和冥想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日常操作可以减轻压力,增加正能量,促进健康、活动和长寿。当你有抱怨的冲动,或者你感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停下来,静一静,养精蓄锐。
04 写在最后
我看到过这样两种人:
一种选择忍气吞声、私下抱怨,最后积怨爆发,转为公开指责,撕破脸后离去。
一种选择沟通与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推动改善工作环境尽量向好发展。
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司之间,都不会刚好那么融洽。但是,选择消极还是积极地去沟通与面对,呈现出的生命质量应该还是挺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