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14期线下招生会在上海茉莉花剧场举办,第一次线上见到了罗老师本人,与以往很不一样,亲切、随和,第一次在线下看到了罗老师心情特别激动,罗老师的博学和豁达让人非常敬佩。
他讲到知识不仅是一种竞争力。在数字化的时代,人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能被数字化且能呈现和可比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你的信用,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社会信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我们学习是为了人和人之间的协作优化而学习,而不是学习知识本身。
罗老师提了7个建议
建议一:把自己当成“声望搜集器”和声望反射器”
声望越聚积越好。
讲到了外周路径说服/中心路径说服
建议二:充分呈现你的阶段性议题
你要想积攒自己的社会名片就是靠议题展现出来的,分享生活供应商。你生活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日常)个人生活信号发射器。
建议三:持续加强长板,直到高出天际。
他拿小马宋举例,小马宋把一个德国的广告杂志,十年全部下载,分类,花了三个月,从此看天下所有的广告都是套路。持续跟踪想要打造的一个领域,制造自己的一个长板成本没有那么高。打一口深井不费事。在大学期间,罗老师把左传抄了一遍,史记抄一遍。也算是一个长板了。你发个狠,其实这个狠没必要多狠。
建议四:学习行动模型,而不仅是知识。
万维钢老师的道歉模版。研发搜集改造一个个行动模型。榜样的意义不是示范了了一种成功的方式,而是给了整个世界一种新型的勇气。
讲到了泰勒制:
break 把任务分解成小任务
observe:观察任务的长度
Optimize:优化,直到找到最好的方法。
Train:用最好的方式训练团队。
建议五:随时分清主次、定义问题。
你要建的房子是你心里的,和别人没有关系。
学会不断调整自己视野里的优先次序。罗老师说他50岁之后要多帮人,为了防衰老(钢琴防止老年痴呆)在疫情期间学习了钢琴。
理解之前,先有表达,表达之前,先有对重要性的感受。—怀特海。
成果的取得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德鲁克
重要的是定义好这个问题,你定义什么样的问题。很重要。没有一个公司靠解决问题而发展壮大的。
学习场景的革命:“营火”“水源”“洞穴”“生活”
如何缓解学习焦虑?
建议六:带艺入圈
圈子是人才高密度的聚集形式
“好圈子”两个标准:1.岁数大的人值钱。2.成就越大朋友越大。
如果一个公司淘汰岁数大的人,用的不是你的大脑,用的是你的活力。有老鸟的地方是好地方。小人物成就越多朋友越少;大人物成绩越大朋友越多。圈子是每个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很重要。
建议七:订立自己的时间表
table:空间关系可视化。
罗胖60秒、每年的跨年演讲。今天必须得写点什么,明天才能讲,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就特别能规划自己的人生,60岁跨年演讲结束,61岁环球旅行。对于时刻表编订。能带来丰沛的确定感。哪怕每天记录一条笔记也行,它也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筛选,收集,也不容易。
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
学会不判断别人,只为自己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不要去评价别人,别人和你没什么关系,你要想的是什么才能使自己成长,什么和自己有关系。只有一种东西有意义,就是把我们变成更好的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