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来办公室刷牙的空,博和宇一边跑一边大喊:“老师,咱班打架了!”我挺意外的,相对来说孩子们现在还是比较听话的,打架基本上没有。走进教室的时候,事情已经平息了,只是麟和扬涨红的脸和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告诉我,没那么简单。
照例秉持“只询问不处理”的态度,象征性的问了几句,几个当事人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我依然是“哎呀,太吵了!写吧写吧,一人300字,把当时的情况、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写清楚”,后面我又加了一句,“谁写的情况和其他三个人不一样,那我可得问问你是怎么回事儿!”
没过多久,几个人便把“情况说明书”交给了我,我一看事件一致,角度不同。大致是扬没有做到“观棋不语”,打扰阳和麟下棋,麟生气了,挡着扬不让他和阳玩,个儿大力足的扬也生气了,把麟推到一边,就这样“大战”开始了。不过一会儿,就被几个同学拉开了,原来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但是我觉得要抓住这个契机,给几班干部提个醒,同时教孩子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
午休过后,我问了几个问题;“看见整件事情的班干部都有谁”,有几个同学举了手。“上前劝架、把他们拉开的班干部站起来”,然后表扬了站起来的栋。“谁去办公室叫的我?”博和宇站了起来,那表情显然是准备接受表扬,我却话锋一转继续问:“你们有没有拉架?宇说他拉架了,但没有拉开;博说他没有,只是宇让他一起去办公室,他就去了。我正色而立,继续问他俩:“身为班干部,是和其他同学一起拉开他们再去找老师好,还是任他们俩在班里打架,自己在楼道里大喊'咱班学生打架了',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好?”两人一听这话,顿时知道自己的不对。我接着说:“今天的事,打架的还没有挨批,你们俩先挨批,你们说我处理的有没有错?两个人心悦诚服,低头说自己不对。我就借着这件事扩展讲一讲,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事情,班干部该怎样办,其他同学该怎样办。
最后我问麟:“这件事结束了没有?”麟说结束了。我又问:“扬这件事结束了吗?”扬想了想,摇头说没有结束。我追问为什么,扬说“我还没有向麟道歉”,我听了这话心里十分高兴,又回过头来问麟,麟傻傻的说“没结束,没道歉”。我故意眉头一皱,“你是说扬没有向你道歉,对吗?”其他同学都笑了,麟也一边笑一边说“不是不是,是我没有给扬道歉“。正好这时候铃声响起,我也笑着说:“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下课!大家休息一会儿。
课后我一边改作业,一边偷偷瞄着两人。只见麟一步一步从同学之间穿过,走向笑着看他的扬。两人走到一起,扬一拍麟的胳膊说了句什么然后一起出了教室。就这样一场“打架风波”结束了。其实,打架没有什么可怕的,所谓“不打不相识”。相反没有事,我们怎么抓住教育学生的契机呢?
有事解决,举一反三,抓住契机教他们解决事的办法,也许坏事也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