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板斧

       转眼半期都到了,按照计划,教学内容应该过半了,前期因为师生都是新人,需要互相了解、磨合的过程,调整了上课的进度,导致现在内容还没有过半。因着学校的计划,要对孩子们进行知识检测,所以就只得快马加鞭地赶课了,虽然是赶,但也不能不计后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去上,还是要在完成知识传授任务,弱化一些检查课外阅读的前提下快。

      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两天一篇文章,每天多给几个孩子们课外阅读分享、多安排几次口语表达训练。现在时间不允许,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特别是第四单元速度更要跟上,原来想可能难度比较大,实践后还有意外惊喜的,本单元内容是神话单元,共安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尝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几篇文章故事性很强,学生很喜欢。扫清生字词之后,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尽力去呈现有画面感的朗读:先是用比赛的方式让激发孩子们兴趣,接着逐句逐句读,让学生模仿;经过几轮的模仿练习,不用你讲解分析,整个故事清洁,学生就已经了然于胸。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水到渠成地清楚了,主要内容也能讲明白了。真正体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不用过多干预,他们也能自己去弄明白。

     《女娲补天》在本单元中是阅读课文,阅读任务要求的了解起因、经过、结果孩子问题不大,任务之二“把女娲找‘赤、黄、青、白、黑’的过程通过想象讲清楚、生动”,看到这个,我先是蒙了,因为文中写女娲找五彩石的内容就一句话,怎么通过想象把它讲得清楚、生动,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想让学生想开去,不能直接抛出要求,自己去把女娲找五彩石的过程讲清楚、生动。得分几步走,首先老师都觉得是难点或者是蒙圈的,更会是学生的难点,我开始在网上找这个内容的视频,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然后结合视频启发,想象的空间就会变大,可惜的是没有。接着又查阅了原文,对这个内容也没有具体的描写,看来这个任务是编者们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特意设计的。最后在网页上进行了提问式的搜索,终于找到了一篇可以参考的,找赤色石头是去了火焰山的底部;黄色石头是在沙漠上的小仙人掌旁边找到的;青色的石头是在大海里找到的;黑色的是在树林里找到的;白色的是在被九条青蛇霸占的动力找到的。有了这个参考,老师心中就有数了。解决了老师的疑惑,现在把问题分层解决:她找石头容易吗?先想想她会去哪些地方找?会遇到什么困难?采用个人说、同桌说、小组讨论的方式打开他们的思维,最后再让汇报的时候,老师做根据参考到的资料做适当的补充,让故事更精彩,重难点就解决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三个步骤,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层层递进的关键,只要坚持,一定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增加教师幸福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