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差不多先生”,指的是对工作以一种马虎敷衍的态度对待,不求完美正确,只求过得去就好。“差不多”心态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对待工作不负责、不认真,是担当意识缺乏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最讲认真”“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党员干部无论做何种工作,都决不能当“差不多先生”。那些以“差不多”为行事准则的敷衍态度、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就像潜伏的蛀虫,会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必须坚决抵制。
党员干部要拒绝做“差不多”先生,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式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工作目标,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动摇。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里子而不是面子,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党员干部要拒绝做“差不多”先生,就要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细节精神。干事创业者既要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大局观,又要有“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的细节观。要善于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制约问题解决的“牛鼻子”,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党员干部要拒绝做“差不多先生”,就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意识。在工作中,党员干部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只有坚决摒弃“差不多”心态,以认真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党的人民满意的历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