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记忆中渐渐远去的亲人和逝者。
怀念太爷爷、太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怀念大姨,怀念大伯。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安好?
怀念实验室的彭主任,一晃他已经走了十年!他的高大英俊、严谨求实、爱生如子的感觉永远留在心底!怀念我们的房东朱老师。他也离世十多年了。英年早逝,在壮年的时候,不幸早早离开了人间!
只见过朱老师的照片,是在缅怀纪念他的文集上。见过他一摞摞的奖状、证书和论文。见过他的德语毕业论文,见过他的字迹,见过他的手账本,见过他遗留下来的书。读过朱老师女儿怀念他的文章,学生和同事等悼念他的文章。听过朱老师夫人张老师讲过的些许故事。“他走了之后,书我们就整理了好几车。”
朱老师因患癌离世的。他的死亡,让我第一次比较深刻地开始思考,到底该怎么活着?活着的价值到底该是什么?什么东西在离开人世之后还能跟随着?还能存在?回想朱老师,记住的也是他在患重病期间,熬夜给论文改论文;开组会时叮嘱学生快点成长起来;离世前叮嘱把家里的自行车给学生们用…记住朱老师叮嘱家人先不要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诉女儿,别影响她在国外的学习。
雪师的作品、朱老师的死亡,及带我走进雪师作品世界的叶老师的死亡,让我真正重新思考了人生。让我第一次产生了类似“弃医从文”的感觉。遗憾先天没有文学之才华!
缅怀叶老师。感恩、感激他带我走进雪漠作品。虽然从未谋面,也不曾相识,但他却是我生命里一位感激不尽的恩师!
也渐渐明白,修炼首先在拯救自己,终究也是拯救自己,升华自己。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如若我拯救不了自己,…?
好想安静地活着,悠闲地活着。不再奔波。心不外驰。让心属于自己。
周日读书会,读到“知道了,却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真切地感受到无常。
是啊!总觉得死亡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亦存有侥幸心理,轮不到自己。可哪里知道明天到什么时候?焦虑未来的自己,懊悔过去的自己。当下的我,还是没有珍惜拥有的,珍惜当下,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徘徊。
可是,拥有的只有当下!
何时才能清醒?何时才能不再愚昧?何时才能不再欺骗自己?!
总想,剥去一个标签,可也不清楚那是对一份责任的推卸,还是回归的开始?
今年,清明节前就连续下了几天雨。清明当天风很大,天也阴沉沉的。
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上,看到那尊雕像前前后后有人来献花。孩子们在旁边跑着,追逐着。他们好奇。还有的想爬到雕像底座上去拿花。不知道他们是否明白那一支支白色的花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