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享了自己在部队里“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经历,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为啥能够做到。
新兵下连后,我们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然后就是阶段性的考核,记得当年的考核是把新兵抽出来进行全团的比赛。
我当时训练成绩最好的科目是电点火,因为中间涉及到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电阻记算,这可是中学物理的知识。这个科目中最累的环节就是点火站的构筑,需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土方作业。我因为计算电阻又快又准,就很少参加土方作业,主要是负责电路连接和计算,同时也是同年兵里第一批进行训练科目组织的。
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可以快速上手入门,总是会给你一些信心和勇气的。
进入专业训练之后,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实际操作,对我而言都很容易入门,特别是涉及到计算的时候,对于高中毕业的我来说也都是轻车熟路。
能够学会,熟练掌握就给了我很多的信心,那么对于后续的各种科目,内心就有点期待了。到了第二年兵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考军校的问题了。当时的训练成绩也让连队干部对我非常信任,都在积极的给我创造条件复习,关照我要认真准备考试。
直到真的考上后,副连长在我去学校报到前,还特意给他留校的同学战友写了信,让他们关照我。
试想一下,在这种关爱中不断成长进步的情况下,谁会不热爱军营生活呢?
再到后来,转业回来之后,开始负责单位里的党务工作。因为要写简报,就经常被拉着参加很多活动,写完之后单位领导又亲自给我把关修改稿子,再到后来进入状态,自己的简报稿子被局机关采用,年底该给的有稿费,一篇稿子十块钱,咱也拿到百十元。这劲头就又来了,三四百字的简报一路写到局里市里的项目办,到后来主管领导又带领着我推敲各种汇报稿。用老家的话说,那也是吃过大盘荆芥见过世面的人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文字能力也日益有些进步,又怎么可能不热爱写作呢?
无论是军营之初的训练,还是回来之后的文字工作,我的起点都不高,可是只要我真的愿意去学去干,就一定会有贵人来帮助我,指点我,有了这两个因素,成长进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