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如果不看题目,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写在元宵灯会的花灯上,作为灯谜。这就是此诗的妙处——写风而不着一个“风”字。
李峤,河北省赞皇县人,初唐诗人。李峤曾梦得双笔,而后学业大进,终成一代文豪,文章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也曾三度拜相,晚年却颠沛流离;虽先后历仕五朝,却因趋炎附势,遭遇史家差评。当然李峤也曾仗义执言,为狄仁杰伸冤。这就是李峤,唐玄宗晚年一再赞叹:“李峤真才子也。”
黄叶在秋风中静静地飘零,红花在春风里悄悄地开放,这是风的柔情也是风的使命。“解落三秋叶”是“解”,而非“扫”、 “吹”,或是“刮”“剥”。“扫”有些蛮横,“吹”略显生硬,“刮”似乎霸道,“剥”十分野蛮。也只有细心、专注、不急不慢、怡然自得的“解”让人感动。逐浪排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狂风入林,摧枯拉朽,树断竹斜,这是风的力量也是风的狂狷。如果说“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是感兴的妙笔,那么最后两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便是对仗的佳句。一“过”一“入”,千尺浪起,万竿竹斜。
全诗动态的诠释了风的变幻不测,一如人的喜怒哀乐,也像世风和人情千般变化百般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