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又勾起了我的一拨回忆杀。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当天,妈妈都会预先煮好一个盐蛋,装在一个用彩色毛线编织的小网兜里,然后亲手挂在我的脖子上,寓意平安吉祥。
学校的同学大都也会戴着家里亲手制作的网兜蛋,到了中午时分,大家一起拿出来享用。
因为咸鸭蛋腌制的时间不长,蛋清部分不会很咸,所以空口吃也不会觉着咸。
这大概就是我对端午节最初的印象。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腌盐蛋、包粽子、挂艾草。
心灵手巧的妈妈还会用硬纸板折出一个三角锥体,然后用各种彩色细毛线一层一层缠绕上去,做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七彩粽。
这些漂亮的“粽子”或挂于屋内窗户上,或挂于孩子书包装饰,远远望去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过去的人们虽然生活简单,但对于每一个节日都充满了十分的尊重,可以说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对满满仪式感的敬畏。
日光荏苒,岁月如梭。
如今,那时的孩童已然变成了孩子的妈妈,成长的过程总是充满了遗失,许多往日的美好都溜走了,悄无声息。
自苦于手拙,不会包粽子,又不愿意买外面现成的粽子,总觉得那缺乏诚意。
还好,我们始终有一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心。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心有多大,美食就有多少!
谁说糯米就只能用来包粽子,今天就来解锁一项新技能,不需要包的粽子——糯米蛋。
这款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有着粽子的香糯,又流着澄黄的咸鸭蛋油,吃起来美味营养,做起来还不麻烦,相当容易上手,可以说是手残党的福音。
当咸蛋黄的咸香沙粒感与糯米的软糯相遇,再搭配广式腊肠的腊味儿,让每一口都成了满足。
唇齿留香的美妙滋味,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主材:糯米、咸鸭蛋(生的)、干香菇、玉米粒、豌豆、胡萝卜、火腿肠、腊肠。
制作步骤:
1.干香菇提前泡发,切细丁,泡发香菇的水留着备用。火腿肠、胡萝卜、腊肠切丁,豌豆焯水备用。
2.糯米提前四小时泡发,这样才便于快速蒸熟,而且口感软糯。
3.将所有食材均匀混合,加入适量老抽、生抽、糖、盐、味精、胡椒粉调味。注意盐不要放多了,因为咸蛋黄中有一定咸度,腌制半小时入味。
码料拌匀
4.在等待腌制的过程中,我们来处理咸鸭蛋,这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咸鸭蛋洗净,小头朝上,敲开一个口子,将蛋清倒出,只留下蛋黄,蛋清倒得越干净越好。蛋清也别浪费,可以留着做其他菜用。
可是,咸鸭蛋怎么开口,一敲不是全碎了。
嗯,这是个问题。
心灵手巧如我,这都不是个事儿。
用剪刀先把蛋壳顶端戳破一个小洞,再顺着顶部剪开一个硬币大小的圆形口子就可以了。
手残党觉得还是很难,不好操作怎么办。
别急,我还有开蛋神器推荐给你。
某宝上一搜就出来了,也是很好用的说。
5.用小勺子一点一点把码好料的食材塞进咸鸭蛋里面,用筷子轻轻杵一下,边灌边轻压。注意别把蛋壳戳破了。
6.最后用勺子舀少许泡发香菇的水,浇到糯米上。这样蒸出来的糯米才不会发干发硬,而且还有浓郁的香菇清香味。
填满,略塞紧。
7.用一块大小合适的锡纸将鸭蛋整体包裹住,这样做使鸭蛋在蒸制时受热更均匀,表面不会干。
8.上蒸锅大火蒸40分钟,关火后再焖上10分钟就好了。
注意:如果家里没有锡纸,也可以不裹。食材不要装得太满,不然糯米受热膨胀,会溢出蛋壳。
裹好锡纸,开蒸。
总结一下,糯米蛋的整个制作过程难度并不太大。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敲洞洞的时候一定小心,稍不注意就会把整个蛋壳给敲裂了。
然后在咸鸭蛋的选择上,有条件的最好选择海鸭蛋,其营养成分较普通鸭蛋丰富,蛋黄起沙油多,口感更好。
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糯米蛋是不是比一般的咸鸭蛋更有内涵,比普通粽子更是好吃百倍呢。
剥开蛋壳咬一口,咸香的糯米黏软香滑,和着腊肠独有的肉香,咸蛋黄的红油翻沙,再加上香菇的醇香,胡萝卜、玉米的清甜,所有美妙的滋味都锁在了这颗小小的蛋里面。
丰富的口感层次,满满皆是舌尖的感动,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