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县城里,金店在烟火气十足的小巷里,是不多见的,它们大多都在商场里面,或者以独栋的方式挺立着。
这个小县城不一样,我一来就发现黄金在这里的独特待遇。20几岁的年轻人喜欢钻石我知道,喜欢玉我知道,可这里的姐姐们(阿恰们)不分年龄,都爱黄金。
去了乡镇上班,你会看到50岁的大姐们脖子上一串大金项链,耳朵上两个大金挂坠,手上两个粗金镯子,指头上三个大金戒指,大家发现没有,“大”已经表现出了维吾尔族同胞对黄金的爱。
一起上班的小姐姐和大姐们不一样,她们虽然也浑身穿戴金饰,却并没有特别夸张。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迪拉告诉我,每个月的工资大多都去买了金子,一为佩戴,二为投资。
因为大家热爱黄金,小县城金店也不少,它们不特立独行,以普通商店的身份存在于大街小巷里,就像饭店、五金店那么自然而普通。金店的旁边,可能是一家面粉店,可能是一家凉皮店,面积也不大,就10-20平方米的样子。
老公在我生日的时候在维吾尔族的金店里买过一条项链,样子钝钝的,是两只头对头的天鹅,我对比着她和六福的差距,嗯,一个西北女子,一个江南姑娘。
我不喜欢戴金子,那条项链就在生日的时候戴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