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之巅,谢安却伫立其上。虽居高官,一心想的却是江山社稷、黎民苍生。谢安极强的军事能力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大军,这一光辉战绩把谢家推向了辉煌和荣耀的顶峰。
谢安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家长。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谢安不激励不鼓励儿子,使儿子感受不到父爱,但是他以自身教育儿子,让儿子学习自己身上的优点,这种教学方案在当时还是很有名士风韵的,同时也因此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是两全其美。“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谢安对儿子的期望如此之高,也让儿子更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谢安用如此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可谓是一个“完美的家长”。
谢安是一个有远见,有家族责任感和政治远见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治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今四郊多垒,宜当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谢安有远大见解,在政治层面上追寻古人,以古人的例子提醒自身。他身居高位上还心系百姓,并“以天下为己任”。谢安醉心于清谈,不会利用玄谈谋取利益。天下想这样的“君子”也不多了。
谢安是一个任人为贤、顾全大局、自命清高、有军事才能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谢万北征,常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愤恨之。谢公欲深著恩欣,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想逊谢。”复云:“当为隐士。”故幸而得免。”谢安极强的军事才能在淝水之战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将谢家推上了辉煌与荣耀的顶峰。但他对将士们从不安抚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将士们的不满,甚至引来杀身之祸,这种态度在乱世中极不可取。
宋朝岳飞感叹“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文天祥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于谦诗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谢安也像这些名人一样,本对政治官场失去希望的他又重拾信心,再次为民服务,并发挥出玄谈知识分子的高世之志。他处变不惊,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当时东晋官场上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