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常州武进人,墓地位于无锡江阴。导航输入盛怀宣墓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盛宣怀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盛宣怀故居位于常州,多年前路过的时候无意发现,进去看了一眼,破败不堪,但是有人居住,没有看到什么。
盛宣怀和胡雪岩同是晚清最著名的两位红顶商人,原本可以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却因为分属不同的权力阵营,加上对金钱的极度渴望,最终成为不共戴天的死对头。
亲眼见证了清朝覆灭和民国建立的盛宣怀,民国五年(1916年)四月二十七日病逝于上海。由于史籍不见记载,盛宣怀死后葬在何处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在1992年,苏州留园修了一个盛宣怀墓,以至于后来都以为盛宣怀就葬于苏州 。
过去对于盛宣怀葬在何处不明,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去世时,已是民国五年,清朝已不复存在,更别说清代的史官会对其进行记载了。而作为清朝遗老,虽资产庞大,去世时却又逢江阴黄山炮台兵变。时局动荡之际无法及时安葬,其灵柩在苏州留园一放就是三年。
正史不见记载,并不见得盛宣怀之墓就成了不解之谜。早在1932年,教育学家王维屏就在他的著作《徐霞客之故乡》一书中,就有提及盛宣怀墓就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墓的附近。
曾有专家提出质疑,盛宣怀是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为何不葬在武进而选择马镇?但是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武进东邻江阴和无锡,南则连接宜兴。据武进龙溪《盛氏宗谱》记载,江阴与武进原属一府两县,地望连成一片,盛氏在江阴有田产。其中,在马镇老阳岐就有八十余亩。盛宣怀的祖先就选择这里作为墓地。
换言之 , 盛宣怀的祖父盛隆、父亲盛康和叔父盛庚均葬在这里,马镇老阳岐是盛氏祖墓所在地。《盛氏宗谱》中明确记载,盛宣怀墓位于徐霞客墓以西二华里的地方,坐落在老阳岐盛氏祖坟东首,是一个与妻董氏及妾刁的三人合葬墓。
快到达的时候,导航提示前方右转进入小路,100米后到达目的地。探头一看右边道路几不可见,不过百米距离,干脆下车步行吧。恰好道路左侧一片偌大空地。挺好车子,对面一家三口,上前询问,他们告诉我盛宣怀墓就在前面道路右侧,他们刚刚出来。
2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