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读《给教师的建议》第99条有感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儿童个性中的精神财富,还有教育家们称之为对知识的渴望、好奇心、探究精神、思维的敏捷性之类的东西,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从两岁到六七岁时所处的环境如何。也就是儿童入学之前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如何?

教育学的知识应该像法律知识一样,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知晓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都对此知之甚少。这就需要作为专业的教育者——老师,给家长进行教育学知识的普及。

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做得非常好,他们针对家长开办了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提高家长教育素养的体系化的家长学校。甚至开设了针对学龄前的儿童家长的学前家庭教育课程。

老师会鼓励家长多阅读多思考,建立家庭藏书角,以带动儿童阅读。

还会鼓励家长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且将劳动的成果奉献给家里的长辈,以培养他们孝顺的品质。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或长辈的某一个特点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儿童的性格特征。所以家长要经常检点自己,你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

培养人的工作,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所以应该把家长带入到正确的育人轨道中来,以取得家长的支持。

反观我们的教育,做得真的是太不够了,尤其是与家长沟通这一块,仅凭每年的两次家长会,很难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也很难真正取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仅仅是把与家长沟通做为一项硬性工作而已,虽然我们没有抱着应付的心态去做,但是却无形中批上了应付的外衣,而苏霍姆林斯基是在真真正正地做教育,是有着伟大的教育情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做法,至今仍然如黄钟大吕般拨动着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心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