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说:“所谓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相互影响,教育是唤醒。
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无论是“仰八脚效应”、“南风效应”还是“暗示效应”无疑都在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是如此。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学生难题,我们难免会着急、生气、发脾气,因为有些学生真的很气人。有些孩子好言好语多次劝说,只能好一时。热度不过五分钟,过后还是我行我素。
最近,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加之炎热的天气,学生明显浮躁,作业拖拖拉拉。黄俊豪、薛明路成为了班级中的“作业困难户”,一次原谅,两次可以补救,三次呢?只能是批评、指责。看着司英阔、陈佳硕的作业,气不打一处来,血压瞬间升高,内心翻腾。班级中还有其他孩子,最近表现也是不尽人意。对他们的批评、指责明显多了起来。本想着,多了批评,他们会“老老实实”、“乖乖听话”,结果……换来了更多人的“反抗”。当我试图提高嗓门,加大惩罚力度时,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我:该收手了,两败俱伤何必呢!是的,我的初心在哪里?我想要什么结果?全忘记了,负面情绪冲昏了头脑。我试着改变自己的策略。
不知什么原因,淑涵这段时间不仅上课老是有小动作,而且对老师的态度让人心寒。对于老师的话当作一阵风一样,轻轻从耳旁飘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不屑一顾的眼神激怒了我的神经。数学老师也告诉我,数学课上也是一脸的满不在乎。还没等我细细追问原因,又有事情发生了:
在一次听写中,我明明看到她作弊,当证据摆在面前时,她却一口肯定自己没有作弊。我连续问了她三次,还是如此,说话的语气还那么倔强,完全看不出一丝悔意。我立刻被点燃,声音不觉中高了起来,正当我准备把内心的愤怒发泄时,声音戛然而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此时说出的任何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误,我要做的是先平复自己的情绪。事情暂告一段落。
课下,我苦苦思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原本淑涵是比较喜欢接近我的,有什么事也愿意和我分享,从什么开始她开始远离我,甚至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我们班级排练节目,等到上台表演时,淑涵却要退出。我没有任何挽留,爽快答应。其实,我明白,她是想上台的,她这么做不过想得到我的鼓励,想让我关注她。可是,听到她要退出,我只顾生气,没有,也不愿意再去说出温暖的话语,反而含沙射影地说了些批评的话。也就从那时,她对我有了“看法”。怎么利用这次事件缓和关系呢?
班空,我和淑涵在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谈话。
“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作弊的,因为你一直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也有苦衷,能不能和老师说一说?”
淑涵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老师,是陈佳音不让我说的。”眼泪夺眶而出。
“你为了保护同学,在老师连问三次的情况下都不肯说,真的要为你的勇气点赞,说明也很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我停了停,看着哭泣的淑涵,为自己当时的及时暂停倒吸一口气,不然,还不知会有什么后果。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吗?”淑涵噙着泪水摇着头。
“老师相信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淑涵点着头。我们又聊了聊学习的事情。矛盾在谈话中慢慢地消除,回到教室后的淑涵有了明显改变,课下她再次跑到我身边和我讲她们家小鸽子的事。
怎么能鼓励全班同学,激发他们的斗志呢?既然批评教育没有效果,不如换一种方式。于是,我给每人写了一封信,然后折成爱心的形状。临近放学,我把自己折好的爱心拿出来,同学们惊呆了。
“老师,那是什么?”陈润泽总是那么好奇,其他同学也在窃窃私语。
“这是老师给你们写的信,里面有老师想对你们说的话。虽然现在天气很热,但是,老师相信你们能够坚持。希望我们能在这学期画上圆满的句号。”一时间,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领到属于自己的信。他们翘首盼望着,眼睛瞪得滴溜溜的圆,有几个同学忍不住地站起身,准备随时冲向前去,陈润泽更是夸张地跳起来。第二天,司英阔以同样的方式给我写了一封信,虽然字体不是那么美观,但是,我明白,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信中他写道:老师,谢谢你。我要发奋学习。没想到,这比平日的批评教育还有效果。
泰戈尔说过:“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春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道德经》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和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愿我们做一名如水般柔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