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居》最后女主冯晓琴说过这样一句话:“努力生活和不择手段,它们的区别应该是,努力生活是问心无愧的。”看起来两者都是为了生活,实际上本质完全不同。
记得那年我所在的企业从全国同行业排得上名次的大国企,变成了岌岌可危的即将倒闭企业,好多人将这个转变原因归结为领导决策的失误。
究其根本这样说也不无道理。九二年我进厂时,厂里效益是真好!好到几乎每个月都有福利发给员工,只是每次发来的福利追根溯源不是某个领导丈人家的,就是某个领导亲兄弟,每个领导都已帮扶亲人的名义,纷纷向厂里高价购入各种各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令员工无法拒绝的生活必须品。相比领导九四年一年来买下两个分厂,发点福利都是毛毛雨。相比领导买下厂子是为了夸大经营的理念的宏然正气,领导家买下一个单元的楼房的理由就变得有点诡异。总之那一年,我们厂的领导就像个一夜暴富的暴发户为了证明自己有钱,拼了命的变着花样的烧钱,结果是第二年生产就出现了问题,资金链断裂,导致原材料跟不上,随之生产跟不上,客户流失……一系列企业运作的必要条件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到一年厂子被停产,员工失业成了必然趋势。当下岗亮起红灯时,好多人为了留下来,人性慢慢的变得扭曲,不择手段的以为找到靠山,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的人以为挤走了别人,自己就可以留下来,心安理得的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了。谁知风雨飘摇的企业,领导的位置也变得动荡不安,没有“一棵大树”是靠得住,还怎么“乘凉”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都将要不存在,拼尽全力留下来又得靠什么生活。
那个时候,在我们厂每个人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主动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努力生活,要么昧着良心,挤走别人,在摇摇欲坠的企业继续扭曲的苟活下去。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其实考验人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人性。你有多不择手段,就可以多么扭曲的活下去。面对这种情况,起先我和先生也想过,找个靠山,苟存于企业,但是最终发现与其憋屈的活在一个人性践踏的企业,不如及早走出去放手奋力一博,活得更自在。
作为为人父母,我们考虑更多的还是女儿的前程,我不愿意让孩子在那样变态的环境中长大,所以我想学习“孟母三迁”,带着孩子及早离开那个不健康的环境。我们的企业在郊区,厂里的孩子都在子弟学校上学,企业岌岌可危,孩子上学迟早都将成问题。我们两下岗可以,我不想耽误孩子的未来。2001年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两在等待原企业改制的时候,带着仅有的八百元存款,离开偏远的县城郊区,来到这个小城市,靠租房生活,一步步的靠自己的勤劳,一路打拼过来供孩子读完了国内双一流985的本科直至硕士毕业,并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也和兄弟姐妹合伙为父母在这个城市买了房。
回望过往的这段岁月,我过得并不轻松,但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女儿毕业工作落户到上海,也买了房以后,我更加坚定的认为当初选择放弃不择手段的留下来,走出来努力生活的选择是很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两选择留下来,自己过的苦也就算了,女儿肯定不是现在的生活,她也许会和其他留在企业同事的孩子一样,也许初中或高中毕业就去打工了,或者上了个三流的大学,一生都在打工或者打工的路上也未可知。
从自己二十多年的打工经历来看,做人无论再苦再累,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努力生活不是不择手段的苟活世间,而是秉持一颗善心,坚持自己的原则,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想要的东西,问心无愧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