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般若 持戒 精进 利他 慈爱 自信
今日分享:(Day824)从2023年开始分享度阴山著《知行合一——王阳明》Day225
第三章
再见,杨廷和
当王阳明在余姚讲学时,有弟子问他对“大礼仪”的态度,王阳明没有回答,有一天晚上,他坐在池塘边,忽然想到“大礼仪”,于是写了两首诗。
第一首是这样的:
一两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
第二首则是:
独坐秋头月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佛镜中尘。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这两首诗实际上就是王阳明对待“大礼仪”的态度,他显然是站在张熜,桂萼一边,以为天理当出于人情,朱厚熜当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
还有一件事能直接证明王阳明的态度。他的弟子陆澄开始时是杨廷和思想的参与者,后来他问王阳明。王阳明说:“父子天伦不可夺,皇上孝情不可遏,众多大臣的话未必是对的,张,桂诸位大贤的话未必是不对的。”
这已是明显表态,他和张熜,桂萼不谋而合。尤其是他的信仰者席书和弟子方献夫在向朱厚熜表明态度时,其思想出发点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出发点。
几年后,“大礼仪”事件重新爆发,这一次势均力敌。而王阳明在官场中的很多弟子都站在了桂萼,张熜一面,肆无忌惮地攻击朱熹理学的卫道士们。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的正式较量。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张熜,他不是王阳明弟子,甚至激烈反对王阳明心学。他在“大礼仪”中支持朱厚熜只是因为他是个敏锐的政客而已。真正服膺王阳明心学的人,都没有登上权力之巅。所以,王阳明只能在余姚当他的教育家,权力核心对他而言,遥不可及。
那么,作为他其中一个最光芒的身份——军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