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好型人格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逐渐引起了不少父母的担忧。家长们担忧的是,自己的孩子因为讨好型人格,最好发展成为“舔狗”,失去自我,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来获取人生的自我认同。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常常是指生活中一个人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常常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来取悦他人。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还会对其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讨好型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为:

1、都可以,没关系。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决定,缺乏自我独立思考和自信心;
2、不会拒绝。经常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自我价值观;
3、是不是我又错了。对于他人的批评和不满,常常感到过度敏感和焦虑;
4、老好人。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讨好他人的需要。

讨好型人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专家通过对不同年龄层讨好型人格者的长期跟踪观察研究发现:一个个体,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对讨好型人格产生重要影响的多种因素,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以下4种: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缺乏关注和认可,可能会导致他们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形成讨好型人格。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会对个人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学校强调竞争和成绩,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分追求成绩和表现,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
3. 社交圈子: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的社交圈子也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孩子身边的朋友都是追求表面认可的人,可能会让孩子认同这种行为是正常的,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4. 个人经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也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孩子曾经受到过否定和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们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以此来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

通过上面内容,大家可以发现,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面4种因素只是最容易被人们注意到而已。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并非短期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缓慢过程。
克服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家长建议
正因为如此,讨好型人格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进行克服改善的。因此每位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问题。通过与专家沟通交流,专家们就家长帮助孩子客服讨好型人格,给出了以下建议,在此分享给有需要的家庭:
1.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不断尝试新事物,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过度表扬孩子,而是要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大都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因此父母在平时需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学会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同时,家长们更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普遍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家长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动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不要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喜好,强加给孩子。
4.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常常缺乏健康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培养社交能力。父母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参加校内外的团体活动,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5.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大都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因此家长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告诉孩子如何分辨是非善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逐步培养、建立社会责任感。

讨好型人格,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克服讨好型人格,培养他们独立自信的个性,让他们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信念、有自我意识的人。
刘院长,观视达儿童成长研究院院长,爱丁堡商科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在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领域研究8年,擅长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