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杜甫,人们大多会想到其“沉郁顿挫”的创作特点,想起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但杜甫也并非总是如此严肃深沉,他也有过年少轻狂,也曾写下豪放的诗篇。
杜甫晚年曾写过一首长诗《壮游》,这首诗是其一生的自传。从中,或许更可以了解他年少时的生活。
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闾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杜甫十四五岁登上文坛,得到文坛领袖的认可。崔魏指崔尚和魏启心,都是文坛名流,他们高度称赞杜甫,将他比作班固和扬雄,都是西汉著名的学者作家。
杜甫七岁学诗,曾作一首咏凤凰的诗,九岁学习书法。青年杜甫为人豪爽,嫉恶如仇。他也喜欢豪饮,饮酣之时再看周围的人,都是俗人、庸人。
他早年外出漫游,甚至准备渡海至扶桑,可惜未能成行,但在吴越一带很是尽兴。三年后归家,不久便参加了科考。
离开考场,他便“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一个豪放的杜甫仿佛打破了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大宛进贡的胡马,瘦而精壮,神骏健悍。马的耳朵如竹片般尖锐,跑起来蹄下生风。
无论道路多么空阔,它都不以为难。骑着它可以驰骋沙场,托付生死。拥有如此良驹,真可以横行万里,闯荡天下了。
胡马就是年轻杜甫的影子。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白绢上腾起一派肃杀之气,原来是画中的苍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苍鹰耸起身子像是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侧目而视,眼睛与猢狲相似。
丝绳和金属环闪着亮光,简直可以摘下,悬挂在堂前廊柱上的画鹰气势灵动,仿佛一呼即出。何时让这样卓尔不群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描绘画鹰的威猛姿态,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